中国共产党新闻

中国纪检监察报:“廉政灶”这样办!

顾吉
2013年02月19日15:16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2月16日中午12点,四川省古蔺县丹桂镇政府食堂飘出饭香,23名工作人员下班后来此就餐。餐桌上摆着6个菜:回锅肉、青椒肉丝、凉拌鱼腥草、素炒油菜、清炒菱角和青菜汤。
  
  “食材都是从菜市上采购的,按照8人一桌的标准计算,每桌30元。”丹桂镇党委书记陈元鑫介绍说。
  
  8个人中午饭才吃30元!正在用餐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此低廉的用餐费不是特例,而是平时用餐的常态。“‘廉政灶’不仅吃得省、吃得饱,还吃得舒服。”
  
  当下,很多地方都在建设“廉政灶”,但建成后却因为菜品无特色、监管不力等原因产生运转问题。而丹桂镇的“廉政灶”却越办越红火。
  
  丹桂镇离古蔺县城约100公里,属半高山地区。未实行“廉政灶”以前,镇里在沿街餐馆进行公务接待和干部职工日常用餐。
  
  “看似风光,实则心酸。”陈元鑫说,该镇平均每年在公务接待上支出近十万元,给财政造成很大负担。去年以来,该镇着手建设“廉政灶”,让干部职工在机关食堂吃得放心,让正常的工作接待吃得上档次,有效遏制了奢侈浪费现象。
  
  为保障“廉政灶”顺利运行,该镇实行公务接待地点、程序、标准、菜谱和陪餐人员“五个明确”。即所有接待必须在政府食堂进行;所有接待必须经分管领导同意后,统一签发接待单和菜谱;每人每餐定额15元,不上烟、不上酒;镇纪委制定各季节菜谱,食材均采购自本地;陪餐人员不准超过2人。
  
  该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食堂主厨。除签订聘用合同外,还附加签订廉洁合同,要求其精细核算干部职工用餐及接待需求,明确菜品标准、补助事项,并将工作成绩与工资和经费补贴挂钩。
  
  “秘诀有两点:一是在特色菜品上下功夫,根据本地应季菜品变化和地处高山野菜多、便于取材的特点,制作不同季节的菜品和特色山野菜,让大家吃得有特色。二是在味道上下功夫,精细烹饪,注重口感。这样才能节约资金,并让来客满意,保证‘廉政灶’的正常运行。”镇政府食堂主厨介绍。“廉政灶”运行以来,该镇节约公务接待支出近50%。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