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新华网评:机关放“开门炮”,烧的是谁的钱?

高福生
2013年02月18日09:46   来源:新华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节后上班首日。尽管泉城济南的上空飘有雾霾,但并未能阻止“开门炮”的燃放。与除夕夜“爆竹声声辞旧岁”的寓意不同,单位、商家在初七早上选择吉时竞相燃放“开门炮”,多是为了“讨彩”。对于一些国有、集体单位大量燃放“开门炮”的现象,不少市民提出质疑:这到底“烧”的是谁的钱?(2月17日《济南日报》)

按理说,新年开张第一天放挂鞭炮讨个吉利,犯不着被人们说三道四。但如果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纷纷加入攀比燃放行列,那就让人费解了。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而言,一年的工作要想得到人们的肯定,不是图吉利“图”来的,也不是讨彩头“讨”来的,关键在于工作态度和方法,与“开门炮”沾不上边儿。

在全国上下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今天,如果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仍攀比燃放“开门炮”,用纸屑铺成“红地毯”,实在让人大跌眼镜。“开门炮”竟相开“轰”,留下的不仅是漫天的纸屑尘土、呛人的烟雾,更留下对大气的污染和道路卫生的破坏,影响着居民休息,妨碍交通,着实得不偿失。

中国科学院近日公布了“灰霾”的最新研究结果,认为最近的京津冀强雾霾事件,是异常天气形势造成中东部大气稳定、人为污染排放、浮尘和丰富水汽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的“人为污染排放”,除了汽车尾气排放等因素,春节期间“噼噼啪啪”竞相燃放烟花鞭炮也是“罪魁祸首”之一。

如此严峻的形势警示我们,告别攀比燃放“开门炮”这种陋习,减少碳排放,降低空气和噪音污染,引领低碳生活,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应带个好头。不妨用电子鞭炮替代原先的“开门炮”,或是将那些听“响”看“花”的不菲开支省下来,给那些最需要资助的人“送温暖”,照样可以凝聚人气。

眼下,已有不少城市明令禁止党政机关燃放“开门炮”。各地应响应国家“反对浪费”的号召,借鉴各地“禁放”经验,及时修改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办法,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燃放烟花爆竹“讨头彩”说不。只要人人从自己做起,从党政机关做起,攀比燃放“开门炮”的陋俗就会式微,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文明。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