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法制日报:豪宅调查不该遮遮掩掩

2013年02月18日08:21   来源:法制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对于网曝浦东新区一干部占“2600平方米”豪宅一事,上海市纠风办今日凌晨在官方微博“风清上海”回应称,经有关部门实地初步核实,其家庭在自家宅基地上的所建房屋,主楼建筑面积为246.88平方米,辅助平房建筑面积为63.04平方米;目前,建在该房屋及承包地外围的围栏墙已经拆除(2月17日人民网)。

官员、豪宅,这些敏感的字眼一出现,总是会引起众多的围观。上海市纠风办及时对网络上的曝光作出回应,公布了初步的核实结果,这是值得肯定的。权威部门的及时回应,有助于引导事态的理性发展,及早澄清事实,防止以讹传讹,这应当是有效处置舆情的最佳模式。

尽管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核实结果,更详细更深入的调查还有待时日。但从回应的内容来看,却是不能令人满意的,难脱遮遮掩掩的神情。

纠风办回应的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建筑面积共300余平方米,二是围栏墙已经拆除。很显然,这个回应回避了豪宅占地面积近4亩的质疑,有指东道西、避重就轻之嫌。

衡量一座房屋规模,离不开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这两个主要指标,就算建筑面积只有300余平方米,网上曝光的2600平方米有夸大失实之嫌,占地面积究竟多少还是一个谜。凭笔者的经验,一块300平方米的土地,也只能建单层百余平方米的房子。事实上,如果该房产有产权证和土地证,那么占地面积就不应成谜。此外,这块土地的性质是什么?陆某及其家人有没有资格获得宅基地?标准是多少?有没有超标?承包地又是怎么回事?可有相关的承包合同?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应当有个明确的交待。

其实,民众关注的并不是豪宅本身,而是豪宅是否合法,来源是否正当。只要合法正当,就算官员住在这样的豪宅里,也是无可指责的。怕就怕,豪宅的颜色不太正,经不起调查。

目前,我国还没有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让人无法知晓我们的官员究竟有多少家底。在贫富差距加剧、“仇官”、“仇富”心理普遍的情况下,某些表面上不太正常的现象常常会被放大,加剧对立情绪,极不利于社会和谐。对此,最好的方法是官员“自证清白”。

我们并不希望职能部门的冷面以对,调查部门的遮遮掩掩。其实,在公开已成趋势的今天,盖是肯定盖不住的。到头来,害人害己。

(江苏 庾向荣 公务员)

更多相关评论:

新京报:上海副区长“豪宅”的未竟之问

京华时报:拆区长家围栏还要拆监督的围栏

光明日报:公开手机号可提高干部“知民度”


李克强夫人背景揭秘(组图)


胡春华的激情岁月


组图:新中国的四位女省长


宋庆龄珍贵历史照片


毛岸青与韶华的私家相册


敢与毛泽东当面顶撞的女人

组图:解放军中的父子将军

春晚导演哈文神秘家庭背景


春晚当家花旦青涩照片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