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演员于是之走了,但他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遗产。比如,他逼自己读书。于是之出身贫寒,幼年辍学,可他后来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演员,靠的就是逼自己读书。他说过:“演员必须是一个刻苦读书并从中得到读书之乐的人。 ”他最害怕演员无知,更害怕把无知当有趣,一生尊重那些有书生气的学者化的同行们。
平日里,于是之从剧院回到家,基本就是看书。上海话剧演员焦晃曾回忆起:1960年,他以上影厂厂外演员组成员的身份加入《鲁迅传》剧组,见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于是之。“当时他的角色是范爱农,戏份并不重。但我每次走过于是之的门前,他总是在读书,仿佛没停过。也不爱跟我们闲聊,常常督促我们学习。 ”按理说,一个“戏份并不重”的小角色,凭于是之的底气和积累,稍稍应付一下就可以了。可他哪敢懈怠,他硬是逼着自己读书——“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当作学问,要弄明白”。事实上,于是之凭这种逼自己读书的精神,并通过生活的实践积累,令其创造的形象成了“可以入诗、入画的形象”。也难怪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在看过他在《丹心谱》里的表演之后深有感触:“你们的演员很少会在舞台上用思想,但于是之会用。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于是之所诠释表演的一个个经典形象,也契合了“一个艺术创造者的精神气质和感人情怀”。而这一切,正是于是之逼自己读书并积极参与生活实践所应有的回报。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所有艺术创造、艺术表演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对艺术工作者而言,“源于生活”,强调的是加强实践,体验生活;“高于生活”,强调的是学会思考,善于突破。实现从“源于生活”到“高于生活”的转变和提升,读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须知道,书籍中有生活,书籍中有智慧,书籍中有思想,勤奋读书、读思结合,必能滋养每一个艺术工作者的艺术观念、艺术思想和艺术情怀。
而今,艺术领域之所以精品不多、经典更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我们有一些艺术工作者缺乏必要的艺术积淀、艺术修养,以至于有的演员面对自己所表演的角色的相关问题竟一问三不知。如此浅薄的素质,如此匆匆上阵,又如何去表演以至演好一个个有血有肉、能冲击观众心魄的人物角色?提高素质虽有多种途径,但读书一定是绕不过去的。每一个艺术工作者,只有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在加强实践、体验生活的同时,逼自己坐下来读书,推却无谓的应酬,把更多时间留给读书,方能充实自我。一个艺术工作者一旦到了满腹经纶的地步,那么其对任何艺术角色的塑造,都是能够做到举重若轻并左右逢源的。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说的是穆索斯基根据普希金诗剧所写的俄国宫廷大戏 《鲍利斯·郭多诺夫》,故事叙述权臣郭多诺夫谋害太子夺权,最后国政动荡、反叛四起,终因良心谴责发疯而死。剧中一段是:老僧皮门在修道院里写俄国编年史,将郭多诺夫窃国篡位之事详实记载。许多歌唱家把此段当成一位老者对时局的谴责和感叹,以感伤平静的方式演唱。然而,若对俄国历史有深一层的认识,就会发现这个场景其实并非如此——在郭多诺夫之前,沙皇伊凡就曾下令禁止任何编年史写作,违者一律问斩。普希金安排这一场景,绝对有强烈的反抗情绪。歌者若能知道这段俄国历史,老僧皮门的独白就不会只是平静感伤,而该是以生命为赌注的愤怒激昂。否则,便是违背了作者的原意,削弱了应有的艺术共鸣和冲击力。
由此观之,艺术创造并非只是技巧而已,技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读书积累。是的,只有逼自己读书,并积极体验生活,才能更好地融入角色、融入时代。自古皆然,概莫能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