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齐鲁晚报:别把治霾的皮球踢到三五十年后

沙元森
2013年02月01日09:55   来源:齐鲁晚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大多数群众并非没耐心再等三五十年,而是对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否健康地活三五十年缺乏信心。与其空谈三五十年后会怎样,不如多谈近三五年或三五个月的具体措施,这才是让人民看到希望的行动。

雾霾天气来来回回,已经成了各地的“常客”。深受其害的人不禁要问,雾霾何时不再成灾?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的答复是,“欧美发达国家耗费了30至50年时间才基本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我们要正确对待当前的大气污染形势,要充分认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艰巨性、复杂性与长期性,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打持久战”的言外之意很明白,发达国家尚需三五十年,发展中的中国又岂敢轻言超越。目前的雾霾天气成因复杂,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治理工作确有艰巨性、复杂性,但若以此为理由,得出三五十年后才有望基本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结论,未免要让两代人感到绝望。

对每个人来说,空气都是须臾不可缺少的。而灰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足以使人谈“灰”色变,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透露,PM2.5每立方米增加10微克,呼吸系统疾病的住院率可以增加到3.1%,如果灰霾从25微克增加到200微克,日均病死率可以增加到11%。这样的危害确实超过了非典,因为对非典尚可采取隔离措施,而在灰霾天气中绝大多数人无处可逃。北京近十年来肺癌增加了六成,如果雾霾天气再肆虐三五十年,中国人的健康又将受到怎样的伤害?大多数群众并非没耐心再等三五十年,而是对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否健康地活三五十年缺乏信心。

日前,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召开的座谈会上提到雾霾天气时说,“用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而三五十年的“持久战”很难让人看到希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是否真的需要三五十年,职能部门官员的讲话应该有专业翔实的论据作支撑。欧美发达国家用三五十年的时间才基本解决大气污染确实是客观现实,但是这也不意味着中国必须重走这条曲折漫长的道路。毕竟时移世异,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回避欧美发达国家当初的弯道和误区,尤其是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促成后发优势。况且,我们还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党的十八大已经把生态文明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既是对人民做出的承诺,也是需要集中力量尽快解决的大事。倘若仅改善大气环境就需要三五十年,那生态文明不就成了更遥远的未来了吗?

大气污染治理难,众所周知,与其空谈三五十年后会怎样,不如多谈近三五年或三五个月的具体措施,这才是让人民看到希望的行动。建设美丽中国不能只是一个目标,还得有路线图和进度表。在改善大气环境上,有关部门努力与否会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前后空气质量能搞得那么好,就是积极作为的结果。如果一味“舍近求远”,不对群众做出近期的承诺,不在治理雾霾上采取有效行动,群众就有理由怀疑相关部门是否在逃避责任。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