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光明网:“鲍鱼难咽”背后的怪诞逻辑

刘建国
2013年01月30日09:48   来源:光明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有鲍鱼的饭局吃得累,做梦都想喝小米汤;一天6场饭局,从白天喝到黑,几年下来血压暴高;陪领导喝酒,常备解酒药,控制着不敢吐。某基层干部说,一场饭局一次机会,不敢怠慢。(1月29日《河南商报》)

  味道鲜美、价值不菲的鲍鱼摆在面前,某基层干部却难以下咽,天天奢望着喝上小米汤,“滋补”下本已异常“虚弱”的身体。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谈及鲍鱼一物恐怕只闻其名,却未曾有过“亲密接触”,更不晓得鲍鱼为何如此让新闻报道中的官员“难以下咽”。

  就表面现象来看,喝与不喝具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似乎某基层干部的口中表述是前言不搭后语。既然对于“舌尖上的吃喝”如此排斥和抵触,为何又要“屡吐屡喝”,一边信誓旦旦的表明自己是如此的不想参加“白加黑”式的流水席,一边却又“屡屡上口”,到底是何种原因组构了这样的一种怪诞逻辑?

  其实,说到底,真正让我们“最可怜的官员”所畏惧的,并非是鲍鱼或者应酬不过来的酒局,而是餐桌背后的权力使然。众所周知,基层官员对于上级部门单位的莅临一般看的比较重要,唯恐照顾不周而影响到个人及单位的“潜在效益”。

  一者,上级部门单位不仅手握下级单位领导的提拔任免大权,对于基层单位的发展和进步也具有决定性。肯定的说,如果对到访的上级领导考虑“欠周到”,那么下级官员一定产生彻夜难安的恐惧心理,在自己的心里说不过去。二者,在传统文化中,热情和周到是国人招待宾客的标准。一旦招待不热情、不周到、不上档次,在领导的印象中就会大打折扣,影响到自身的发展和提升。因此,在大量的接待场合中,某些基层官员努力做到“没有最周到,只有更周到”,也就不足为怪了。

  当前,中央正在大力提倡节约,杜绝浪费尤其是公款浪费。仔细观察下,“一天6场饭局”、“从白天喝到黑”的豪迈背后,哪个不是公款在为这令人惊叹的奢侈酒菜买单?结合中央目前倡导的节约风气,某些基层官员也该悉心反思下,自己的步调是否和中央相一致。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某些官员正冒着疾病和甚至生命危险“奋战”在觥筹交错之间。为了他们的身体健康,我们理应相想出更好的办法,别让“最可怜的官员”处在最危险的境地了。(刘建国)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