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河南日报:“房姐”回应太忽悠

薛世君
2013年01月22日15:36   来源:河南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听了当地警方和“房姐”的解释,就更能体会什么叫忽悠。据陕西省神木县公安局介绍,“房姐”有两个户口,系派出所民警在户口录入时“工作疏忽”造成;“房姐”则称,她有两个身份证是因为自己“迷信”和“愚昧无知”,听从了道士的话。

“忽悠,接着忽悠”。这种回应让人不由得想起范伟的小品台词。“工作疏忽”和“迷信”的说法,实在与公众的经验认知和社会体察相距甚远。如果非要说是谁“疏忽”的话,那也是一种“权力疏忽”,有关部门为“房姐”多造户口大开绿灯;如果非要说是谁“迷信”的话,那也是“房姐”迷信权力可以通吃一切、只手遮天,并自以为是地觉得,公众会相信她这番有点像相声台词的回应。

日常所见,遇到危机事件时,有关方面的回应往往毫无技术含量,严重偏离公众期待与认知,甚至显得很“幼稚”。比如有的单位出点丑闻,就推脱是“临时工”的责任;桥刚修好就倒塌,便忙不迭地归因于“超载”;难题无法解决,就托词说“体制问题”……很多黑色幽默式的回应和借口,暴露的是某些公职部门的“公关危机”。面对突发事件或意外,或因不敢披露真相,或因急于撇清责任,便武断地给出搪塞式的“幼稚”回应,或者给出轻描淡写式的“肤浅”真相。结果,非但不能消除公众疑虑,其回应和借口本身,反而会成为另一个丑闻。

在信息化无处不在的社会中,公众的信息素养和认知水平早已水涨船高、舟行千里,有关部门也就不能再抱着原始的思维惯性,因循旧有的危机处理模式,而应该让自己的施政能力、水平和素养,跟得上社会进步的节奏,别再干“刻舟求剑”的傻事。

(责编:吴斌、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