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官员都不说官话套话了,该说什么话?
日前,《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向网友征集“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一时应者云集。诸如“高度重视、充分肯定、亲自过问、圆满完成、正确领导、大力支持”等等,被人们视为官话套话而“榜上有名”。
一度时期以来,空洞无物的官话套话相沿成习。不少会议报告、工作讲话、座谈研讨、学习交流甚至基层调研,充斥着“常说的老话、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严谨的套话、违心的假话”。人们听得烦了,常常不以为然,往往十分反感。
话风、文风、会风、学风,真实反映着工作作风。中央作出的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直指其中存在的不良风气。摈弃假大空,提倡短实新。上符中央规定要求,下接群众呼声意愿。群众反对什么、反感什么,十分清楚;应该倡导什么、期待什么,同样鲜明。
那么,如果官员都不说官话套话了,该说什么话?
多说大白话。与群众交流,像孔乙己那样开口闭口之乎者也,太酸;像做报告一样强调这个要求那个要求,太飘。打官腔,其实最损官威官仪。多说点老百姓的语言,多讲点群众听得懂的话,群众买账了,不在背后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了,口碑好了,威信也就立了。
多说老实话。讲话、开会、写文章、做调研,脱离实际,虚头巴脑,不着边际,肯定没有真知灼见,只能放些黄腔套话。深入实际,重在一个“实”字;力戒空谈,还是重在一个“实”字。实事求是地说实话、干实事、出实招,工作才能出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