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政治局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作出八项规定,并且身体力行,可谓抓住了当前党的建设的关键问题,赢得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高度赞誉。这八项规定的核心是反对形式主义,条条切中要害,招招一针见血,动真格、较真劲,令人拍手称快。各地积极落实、迅速跟进,纷纷出台实施细则、具体规定,反对形式主义,改进工作作风已成广泛共识,一股走进群众亲近群众的执政清风扑面而来。
然而,有一种倾向值得警惕。有的地方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采取机械跟进、简单模仿、生搬硬套,对改进作风采取“一刀切”、“一锅煮”。比如,有的规定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必须自带干粮方便面,有的硬性规定每月第一个周为“无会周”,有的要求开会一律不得超过半天,发言不得超过5分钟,书面汇报不多于3页纸,等等。凡此种种,将改进作风与简朴简单硬性捆绑,完全对等起来,浅显僵化地理解八项规定,似乎越是简朴简单,就是贯彻八项规定越坚决彻底了,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这些问题,源于一些地方没有真正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误读了中央作风建设的初衷,以形式主义的作风来改进作风,没有坚持科学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没有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之心,却有矫枉过正、甚至产生新的形式主义之嫌。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真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站在“为民”这个原点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在改进作风上,不能把八项规定当作对上负责的政治任务,更不能成为自己秀清廉秀亲民的幌子,而是要发自内心、由内而外地真转实改,不仅上级要求的一定要做好,上级没有要求但是符合党的宗旨、顺应群众意愿的,我们也要主动、坚决、持久地转和改。
应该说,不挂条幅、不摆鲜花,开短会、讲短话,都是转作风的表现。但这些还不是全部,更不是根本。改进作风不能仅仅停留在这里,而要转向更高的层面、更深的层次,那就是尊重和回应民意期待,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明确改进作风的现实路径,切实改掉那些不符合事业和群众利益的思维工作方式,彻底破除那些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陋习和歪风,深入基层和群众,履行使命和职责,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作者单位:青岛市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