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新民晚报:上海治尾气应多听民意

2013年01月17日09:44   来源:新民晚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申城昨天“中度污染”,环保局官网上的“空气宝宝”又哭了。谁熏哭了“空气宝宝”?《解放日报》援引复旦教授的说法,元凶就是汽车尾气,占PM2.5比例已升至50%,全国最高,亟待整治。

能降低尾气排放的措施有很多,但如果不考虑周全就强推,反而可能引起市民反感。要除尾气,首先要让职能部门去去“官气”,转变工作作风,千万别为了应付眼前压力,搞什么闭门决策。而是要虚心到群众中去,集思广益,找出最优方案。

有人说要控制汽车增量,最有效的手段是减少车牌发放、提高市中心停车费。也有买不起高价房住郊区的上班族表示反对。其实政策要得到老百姓拥护,头一条就是要把公交出行优化方案想全做细,能减少普通公众出行时间。

人大代表早就呼吁了,在轨交站要大搞“P+R”“B+R”,在市区,公交专用道要真正专用,如果政府大力投入,认真管理了,就会有更多上班族乐意不开车、少开车。对相关政策的变化,也能不那么“窝心”。

当然,去“官气”前还有一件事要先做,那就是要先减少官车尾气。公车的数量不减少,只要求民间控制尾气,就很难有说服力。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