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沈丘县政府主办的“中国·沈丘”网《来信选登》栏目中,来信时间自2010年8月到2012年9月、编号从“389”到“1027”的600多封群众来信,无论内容如何,网站回复全部是“您好,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的”,回复时间全是2012年9月18日。(据1月8日中国新闻网报道)
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对数百封内容各异的来信,作出千篇一律、复读机式的“万能回复”,无疑是对所谓“尽快处理”的莫大讽刺。按照新闻报道所说,该网站确实从去年9月开始改版,今年1月初新版上线。因为改版时间本来就漫长,已严重影响了工作,所以对改版之前的群众来信、留言应当妥善处理才是,更不应改为仅仅用“万能回复”搪塞、敷衍。
目前,作为政务公开和网上办公的重要平台,政府网站已成为政府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同时也给了公众一个便捷、高质量的信息获取、事务办理渠道。充分利用好这样的平台、窗口和渠道,无疑是提升公共信息服务功能的现实要求,是政府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更好地满足公众对公共信息服务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必然选择。
正因为如此,有关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把政府网站建设好、维护好、利用好,尤其是要对群众通过这一渠道反映的问题、表达的诉求作出认真、及时的回应,从而树立起服务型政府的良好形象。同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群众愿意通过政府网站咨询问题、反映情况、表达疑问,恰恰是出于对政府的信任;珍视这种信任,真诚地对待每一封来信、每一句留言,既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也是树立政府公信力、促进干群关系和谐的必然要求。
而令人遗憾的是,时下不仅有许多使用“万能回复”的政府网站,还有大量打不通的领导“热线”、找不到人的“值班”电话、没人看的投诉信箱,不仅造成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忽悠了群众、伤害了民心,也极大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这些现象表面上看起来是所谓的技术问题,其实根源还在于“人”,在于一些干部宗旨意识淡薄、服务观念错位以及工作作风不佳。
总而言之,无论政府网站还是政府热线、政府信箱,都不过是一种手段,它们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使用者的作风——— 有了好的作风,即使使用那些“原始”、“落后”的手段,也能展示良好形象,赢得群众信赖;没有好的作风,即使采用了最先进的互联网,政府公信和群众拥护也会在“万能回复”中一点点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