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看到运动员拿金牌时风光无限,可曾想到,每一个冠军的背后趴着无数经过十多年训练却无法成名的运动员;当人们看到奥运冠军得到奖金、房子、车子等巨大的收益时,可曾想到那些伤病缠身、穷困潦倒的退役运动员。
1月5日《人民日报》报道,退役运动员郭萍由于脚有伤残,无法找到工作,和同样身患重病的公婆住在一起,全家靠丈夫庞敬和当厨师的1300元工资过活。
像郭萍这样的情况绝对不是个例,媒体报道过的生活穷困的运动员不少,如黄成义、才力、邹春兰、张尚武、刘菲、庄晓岩等。究其原因,是我国这种业余体校、地方专业队、国家集训队的三级体制,使得运动员几乎没有时间学习文化课,受教育程度太低,退役后无法适应社会,转型困难。同时,由于大多数运动员伤病缠身,花费大量医药费,更加剧了生活的拮据。
当提到运动员退役转型时,媒体常常以邓亚萍、李宁为例,当然不能否认这两位是成功的案例。但是以他们来作为运动员转型的典范,却没有参考价值,因为他们的成功很难复制。是否想过,在邓亚萍成功的背后,是以多少默默无闻的运动员牺牲为代价,在乒坛的“邓亚萍时代”,乔红只能是“千年老二”,而其他的运动员呢,还有什么机会?冠军永远只有一个。奥运冠军更是少而又少,邓亚萍却一人独揽四块奥运金牌。那些与奖牌无缘的运动员特别是在运动生涯中因伤病退役的运动员,他们大多数一无所长,出路在哪里?成绩好的运动员可以直接上大学,而成绩差的呢?他们有机会上大学吗?他们有钱上大学吗?邓亚萍可以读到博士,有没有想过这十多年的学习花掉了多少费用?这是那些无法功成名就养家糊口都成问题的运动员可以想像?
虽然国家在退役运动员的保障机制上不断改进,国家六部委出台《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将运动员保障纳入社会基本保障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和再就业难题。但这毕竟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依然不能最终解决运动员退役的转型难问题。
如今,一年六七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在招聘会上比拼,这些低学历无特长更没有职业和社交技能的运动员,他们如何面对职场的竞争?“我就是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除了跑步我什么都不会。”这是郭萍的心声。而今连站立都成问题了,她依靠什么生活?
要彻底化解运动员退役后的困境,应当改变举国体制,摒弃“唯金牌论”,让运动员实现体育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均衡。这样无论他们是否出成绩,都拥有一个正常人的生存能力。这其实并不矛盾。无论是亚洲还是欧洲抑或是美洲,都有大量的优秀运动员是这样训练出来的。而举国体制下训练出来的运动员,只能造成科学文化知识的严重缺失,给他们退役后的生活造成障碍。这种模式也许会多拿几块金牌,但是并不能体现一个国家的体育发展水平,更不能代表中国人的素质。(来源: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