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红网:请不要再拿“还没接到文件”当借口

郭思洁
2013年01月06日08:58   来源:红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2012年5月1日起实施的《陕西省老年人优待服务办法》规定,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可免费办理《陕西省敬老优待证》,持证可免费进入公园、旅游景点、风景名胜区、博物馆、纪念馆。直到去年10月9日,西安大慈恩寺景区才正式实施对65周岁以上老人免票政策。政府出台的惠民政策,有时在基层部门不能及时执行,原因多解释为“还没接到文件”。(新华网1月5日)

自上而下的文件传递确实需要时间,及时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纸质文件的传递依然有个过程。这在习惯以“白纸黑字”为凭证的中国人心中,在未见到文件情况下,做任何事情都是没有根据的“瞎扯”。这就给一些基层部门留有“口食”,正所谓你有“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用“还没接到文件”来推脱群众的合理要求,这样既不担责任又无需办事情,落得逍遥自在。

当然这个责任并不全在基层部门,虽然说基层部门以“还没接到文件”挡住群众显得不近人情,但是不止是基层部门,任何部门都以文件为办事先导的情况下,基层一厢情愿的“提前”接下百姓诉求,到头来还是办不成事。基层作为“千条线一根针”的“针”,必须得有“线”及时来穿,只有“线”到位,“针”才能发挥作用。

从5月1日开始实施到10月9日文件落实,不得不说这个传递时间有点太漫长了。这样的漫长过程显然与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不符,是传递环节太过复杂,还是哪个环节断裂造成“搁浅”,还是各个层级均“不着急”导致的政策“撂荒”长达五个多月之久?当然这个时候再追究是哪里出了问题,确实多余,但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显得十分棘手。毕竟政策如果不能及时贯彻落实,而是一层层的打折扣,那其效用和效果恐怕会不增反降,甚至让群众怀疑政策的“诚意”,产生抵触情绪。

为什么各单位都要以文件为依据,很简单,就是一个“责任”的问题,办事单位怕担责任所以不办事。其实解决此事有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不可否认,现今社会网上办公以延伸到各个角落,在这种情况下,纸质文件是否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今社会,要求“立竿见影”群众是否还能等待“红头文件”一级一级的传阅,以纸质文件是否收到为办事依据的行政办事风格是否需要更改等问题必须解决。很高兴山西政府已经发布:上网公文与正式印发的纸质公文具有同等效力,决不能以未接到“红头文件”为由影响工作。让我们看到了解决“滞后”问题的希望,也看到了更加快捷、方便、为民的行政改革。这种打破,其实是以人为本的又一体现,它把原来以文件为主的模式瞬间转变成为了以便民为主。它让办事单位心中少了些怕担责任的顾虑,多了些为民办事的真诚。(来源:红网)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