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区长王焕清26日做客广州电视台节目“行风面对面”,面对投诉请市民打区长热线。谁知,主持人“突袭”,建议现场拨打区长热线。第一个号码响铃一分钟没人接,第二个号码是空号,区长建议再拨打第一个号码,终于通了。(12月27日《南方都市报》)
区长热线竟然是“空号”,在电视台录制节目时被现场“揭穿”,倘若不是相关工作的欠缺和管理的薄弱,这种大煞风景的“花絮”,又怎么会出现?
曾有统计,如今公共服务热线总量已经占国内所有服务热线数量的12%,“绝对是世界第一”。但好看的数字并不代表落在了实处,据《全国公共服务热线服务质量独立测评报告》,在针对全国25个省市区的207条公共服务热线进行了3个月的独立测评后,该报告得出结论——民众有1/5的可能性发现热线打不通;而在能打通的热线中,有1/3的可能性需要拨打两次以上;越是政府职能部门的直属热线,打不通的几率越高。
区长热线成摆设,还是缘于为民服务宗旨的“欠费停机”。在政府管理体制创新过程中,公共服务热线像是一个排头兵。不仅是政府的面子,事关政府部门的形象,更是政府的里子,收集社情民意解决民生困难。而且,公布热线电话,相当于公共承诺。在大力宣传诚信的当下,热线电话形同虚设,何以彰显公信力?
不过,这名区长至少很真实。其一,并不因为自己要上电视“行风面对面”,就事先特意安排人员守候热线;其二,电话终于拨通以后,听到主持人的“投诉”,工作人员的答复依然是登记在册,让主持人以后再打电话了解情况,显然不知道区长正在旁边听着。
区长热线丝毫“不热”,效用几近于无。不弄虚作假的区长,却不知道热线是空号,只有两种可能:那就是区长平时很少关心热线,或者是从热线收集到的民情基本是工作人员“制造”出来的。
中央一直在强调实干。区长热线虽然没有强求区长天天接电话,但至少也要亲自接听几回、亲自拨打几次,证实这个热线是畅通的。更重要的是,既然冠名为区长热线,就该有个制度保证区长能够随时了解区长热线。如果区长热线与区长毫无关系,那就不能只是尴尬地冒冒冷汗那么简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