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光明网:“村官不到村”凸显身份定位的尴尬

2012年12月26日10:24   来源:光明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一份名为《河南省濮阳市某县大学生村干部定期检查情况汇报》的组织部门内部资料摆在记者面前,抽查结果令人咋舌。100多名被抽查的大学生村官中,有14人的抽查资料被“特调”出来,另附一页作为报告放在了濮阳市委组织部领导的办公桌上。据了解,绝大部分大学生村官从不在乡村上班,都是交点钱,全年在社会上干活儿。(12月23日 新华网)

“大学生村官”在政治身份上明确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的“非公务员”,而经济待遇上却享受的是“比照本地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水平确定工作、生活补贴标准”。我们姑且称之为“准公务员”。在工作中,他们既没有国家“公务员”的“职责和权力”,又没有本土老村干们的丰富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既没有老村干们对本村本土、对村民选举时承诺的工作责任与压力,又比老村干们拿着多出约两倍的财政供给的“生活补贴”;面对的又都是相对来说文化素质最低、组织程度最低、思想觉悟最低而利益关系冲突最直接最明显最紧张的领导个体和工作群体。责任心和事业心驱使他们要有所作为,而习惯势力、利益纠葛和职责能力,又使他们步履艰难。

“村官不到村”有其现实的原因,大部人都经历了一个思想波动和心理调适的过程。一是用非所学,理想与现实有较大差距。大学生“村官”往往怀着远大的抱负和美好的憧憬,渴望到农村施展自己的才华,但农村相对艰苦的工作条件、复杂的工作环境、落后的思想观念,与大学生“村官”的心理预期依然存在着较大的落差。特别是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村官”,开始不太适应。有的大学生“村官”深有感触地说:“没想到条件那么差,参与排涝工作那么苦。”二是与在城市工作的同学相比有自卑感、失落感。农村的物质条件较差,社会交往范围较小,文化生活较为单调,尽管戴上了“干部”的头衔,但仍然是“泥腿子”干部,与在城市发展的同学相比,容易使一些大学生“村官”产生自卑感、失落感。三是工作无从下手,不易打开局面。大部分大学生“村官”由于对村情民情还不太熟悉,一时还难以进入村里的核心决策与管理层,大事难介入,感觉到自己游离于中心之外。有的大学生“村官”虽然跟在其他村干部后面处理一些问题,但只是听听、看看,插不上话,帮不上忙,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作用发挥感到茫然。

“村官不到村”,除受种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外,他们的“先天不足”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虽然各级组织部门在选派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前,都进行了短期培训,而且在分派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到村时也考虑到了专业问题,尽量做到“村官”的专业与任职村的产业特点相适应,但是,除了少量发展农业和其它产业需求专业的毕业生外,更多的是学中文、英语、体育、音乐等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对于他们来讲,在农村根本用不上所学的专业,要创业或是对村民进行种养技术的指导,只能是“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

笔者认为,要让大学生“村官”到村,尽快融入农村、尽快适应农村,关键在于大学生“村官”自身要克服主观和客观上的种种障碍;同时,也要求各级组织部门和乡镇村党组织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关心和培养,帮助他们尽快克服障碍,进入角色。(沧海)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