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部手机在西安被盗,后被定位显示在北京。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土门派出所两名民警,连夜乘火车赶赴北京,辗转2400余公里追回被盗手机。12月15日晚,网友linh78就此事发了一则微博,立即引起众网友围观。“11月30日,我的iphone手机被小偷偷走了。经过多方调查,手机辗转到了北京。报警后,莲湖分局土门派出所的民警不远千里追回了我失窃的手机,于今天还给了我。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他们,真是人民的好警察。”丢手机的是一位姓令的女士(12月17日《华商报》)
感动来自于警方的温情
佘宗明
市民手机遭窃,警方竟跨省追“机”,乍听起来,这事太有戏剧性。以至于某些网友感到费解,甚至认为它像是虚构。
网民不可思议,原因大致有二:首先,对民众而言,失窃之事常有,可警方不计代价追回,最终物归原主却很罕见;报案后不了了之反倒是常态。早前“河源启一郎丢车风波”中,就有网友感慨:警方破案神速,无非是礼遇嘉宾;今年10月,香港导演许鞍华的手提包在武汉被盗,警方特事特办,又被认为是“看碟下菜”。
正因如此,当警方千里追“机”,只关乎一介平民得失,而无关失主的身份标签时,难免让人错愕:原来,警方的“关照性办案”并非只是名人特权。
再者,为了一部手机,民警奔赴千里,光办案经费就需近3000元,还不计时间成本等。若算经济账未免太不划算,“这么办案值得吗”也就成了某些网友之惑。
当地派出所所长解释:“只要有破案条件,无关案值大小,公安机关肯定会义无反顾,替民众挽回经济损失。”这话阐释了跨省追“机”的动机,也溢满正能量——警方为市民追回手机是职责所系,谈不上“特殊待遇”;至于拿成本来衡量办案必要性,在“民众权益本位”的价值向度下,也是多此一举。
千里追“机”无疑是种温情放送。在执法中,将“群众利益无小事”落到实处,正视民众的淳朴诉求,为民解忧,而不是推诿敷衍,凭着案值、失主身份等办事,这是责任恪守,也是人本关怀的辐射。
而很多网友之所以错愕,恰是因这种执法温情的稀缺。当警方不远千里寻失物只是佳话,而非常态,当民众报案遭遇的总是责任推脱、办案低效,那么,他们对“千里追‘机’”的一片惊诧也就不难想见。
对于办案成本的考量,也是网友臧否千里追“机”的重要依据。无可否认,就算警方办案是遵循职业伦理,与“案值”没关系,可对执法效益的计较也很有现实意义。为百姓挽回损失固然重要,可如果不择执法路径,势必会受限于警力的“供不应求”。权利无序列,但办案总绕不过轻重估量、缓急判断。在此情境下,保证效率之余实现办案方式最优化,也挺考验执法的灵敏度。
千里追“机”是否是最好法子,尚待商榷。不过,“破案秀”说委实是诛心之论——民众权益的保障,确需执法者的较真姿态,哪怕这份认真裹着几分“无谓偏执”,也是对民心的慰藉。更何况在观赏价值之外,其无形意义也不容小觑:“失物复归”对失主是种权利补偿;警方的不苟态度是对平民权利的尊重,颇具正向激励的意味,这在时下难能可贵。
跨省追“机”,契合了公众的正义想象,也是执法者与民众间的一种话语磨合、隔膜消弭。可以想象,当执法逐渐回归“服务本质”,习惯了以“便民”为指归,民众也就不会吝啬“好评”。
弥合执法与期待的差距
秦淮川
千里迢迢替失主追回了手机,却遭遇不少网友的吐槽,不少网友感叹令女士太幸运,赶上了名人的待遇。背景是,香港导演许鞍华的手提包被偷,日本人河源启一郎自行车被盗,当地警方都是迅速找回。此外,钟南山的电脑被盗,警方也很快破案。与之相对应的是,不少人丢了手机,则石沉大海,如此一来,网友吐槽实属正常。
不过,理性打量千里寻“机”一事,不妨多一些善意心态,对警方的尽职尽责多一点敬意。而通过这一公共事件,我们倒可挖掘出些许启示。
一个启示是,只要真正有决心,像手机被盗这类“小案件”,警方完全能够迅速破解。每天有多少公民的手机被偷盗?想必海量。但有多少人能追问手机?凤毛麟角。笔者曾眼睁睁地丢过两个手机,尽管报警了,警方也热情接待了,但属于肉包子打狗,手机杳如黄鹤。追回手机别怕麻烦,这是职责所在,事实上,只要警方愿意花些心思,找回公民被盗的手机并不太难。
决心来自哪里?来自警方的责任心,来自警方的一视同仁。许鞍华是大导演,钟南山是大科学家,河源启一郎是日本友人,这些人被梁上君子光顾,如果不找回来失窃物品,影响当地形象,甚至还有更难以预测的后果,这也许是一些警察卖力追讨失物的动力和压力所在。事实上,不管是不是名人,不管有没有特殊背景,公正执法、保境安民都是警方的职责,警方有义务把老百姓的小事当作职责范围内的大事,而不是看人破案。如果是名人就全力以赴,如果是普通百姓就百般推诿、搁置一旁,自然让普通百姓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警方形象也会严重受损、公信力必然流失。
另一个启示是,只要真正尊重公民权利,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当作行动信号,老百姓就会发自肺腑地感谢。从报道可知,令女士对相关民警说,“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他们,真是人民的好警察。”这番表达很真诚,真诚得让人有些尴尬。如果民警都能倾力为老百姓办事,老百姓还会有怨言吗?还会语含讽刺吗?还会不知好歹吗?中国的老百姓是最朴实也是最知好歹的,只要公职人员尽责了,老百姓就会有说不完的感谢,甚至口耳相传,交口称赞,即便不说出来也一定记在心里。而这其中有不少本来就是公职人员应该做的。
值得提及的是,公安莲湖分局副局长薛国旗的一席话特别耐人咀嚼,“土门派出所的这种做法其实只是职责所在,何以能引起广大网友的围观甚至觉得不可思议,是因为这种为了一件小案认真负责的案例太少了。对于这些看似不大的事情,一些民警现有的意识及行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内心期许形成很大反差,于是就出现了漠视、推诿,或者根据案值来衡量自己的行为的现象。”不得不说,这番言论有着清醒认知,实属切中肯綮之谈。如果每个公职人员都能看到这一步、看透这一点、看清这一内涵,从而真正践行百姓利益无小事,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