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理想和夙愿”,号召全党同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是历史的昭示、时代的重任、人民的嘱托。我们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应当自觉秉承前辈遗志,传承革命传统,汲取前行动力,以实际行动为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我军在党的领导下不仅创造了不朽业绩,而且创造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优良传统,集中起来就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这些光荣传统是千千万万革命前辈和先烈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培育起来的,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高度升华,已经成为我们党和军队建设发展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回顾我军85年辉煌历程,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一个重要依靠,就是我军优良革命传统的不断发扬光大。
我们不能忘却历史,否则将面对无根的未来;我们更不能割断传统,否则将失却精神的家园。当前,我军优良革命传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既有历史虚无主义对革命传统正义性的否定,也有庸俗娱乐恶搞对革命传统崇高性的扭曲;既有社会拜金主义思潮对革命传统导向性的消解,也有和平麻痹思想对革命传统战斗性的淡化。面对社会思想文化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态势,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益尖锐复杂的新趋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风吹不转向、浪打不迷航,对革命传统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从中汲取不竭的前行动力。
从革命传统中汲取前行动力,根本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人民军队从无到有党缔造、战无不胜党指挥、成长壮大党培养、科学发展党引领。从南昌城的第一枪到红色割据星火燎原,从两万五千里长征到日本投降,从解放全中国到抗美援朝胜利,中国革命实践表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传统之根本、胜利之源泉,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不论形势如何变化、时代如何发展,人民军队忠于党、枪杆子听从党指挥不能有丝毫动摇,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不能有丝毫动摇。
从革命传统中汲取前行动力,核心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人民群众用“乳汁”哺育了我们,用“独轮车”支援了我们;我军来自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为了推翻“三座大山”披肝沥胆、浴血奋战,在长期的革命历程中,形成了军民鱼水关系、血肉联系,这是我们独特的政治优势。新的历史时期,我军中心任务、部队人员结构、社会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人民军队的性质没有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服务人民为一切奋斗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际行动为民造福、为国兴利。
从革命传统中汲取前行动力,重点是永葆艰苦奋斗的作风。“红米饭南瓜汤,天作被地当床”。在战争年代极其残酷的环境和极其匮乏的物质条件下,无数先辈信念如磐、意志如铁,不畏艰苦、乐于奉献、一往无前。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艰苦奋斗作风,是我军生存发展、成长壮大、不断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历史也反复告诫我们,艰苦奋斗,事业必成;贪图享受,自毁前程。我们的经济再发展、国力再提高、生活再富裕,艰苦奋斗作风永远不会过时,艰苦奋斗、勤俭建军这个传家宝永远不能丢,特别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更要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传承革命传统,汲取前行动力,对每名官兵而言,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既是鼓舞,更是鞭策。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抓好党史军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官兵学史明理,以史为鉴,永远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永远保持坚强的革命意志、旺盛的战斗精神和昂扬的工作激情,永远保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改革中求突破、在创新中谋发展,不断提高完成多样化任务能力,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