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新疆日报:让“插问”成常态

陶延飞 张志刚
2012年12月06日16:38   来源:新疆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近日,中央领导在听取工作汇报过程中,一再插问,让只会照本宣科的个别官员显得非常“不适应”。

会风反映作风。领导听取汇报时一再插问,彰显求真务实的作风和会风。然而现实当中,人们经常看到座谈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就是与会人员正襟危坐,拿着事前准备好的发言稿,只需一字不差地念下去即可。这样大而化之、照本宣科的发言稿,在一定程度上省去了舟车劳顿的调研,省去了劳心费神的思考,省去了深思熟虑的准备。很难想象,那些连工作汇报都安于当做讲话“道具”的官员能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也很难想象那些汇报讲话冗长拖沓、套话连篇的干部能做到联系群众、创新进取。

面对领导一再插问,官员要想对答如流、从容应对,回答出正确的观点和科学的思路,就要把功夫下在会前,对情况全面掌握,对问题深入思考,对工作亲力亲为,做到了然于胸、运用自如,回答问题就不会脸发烧、心在跳、头冒汗。官员只有真正下基层,与百姓面对面地交流和沟通,才能了解百姓现在最需要什么,才能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才能知道自己应该向上级汇报什么。只有多想想工作不足和改进空间在哪里,多问问有哪些不利因素需要克服,多查查还存在哪些风险和隐患没有发现,让头脑更清醒些,准备更充分些,工作更扎实些,才能成竹在胸,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要让“插问”成常态,各级领导干部更应多一些专业插问、深入追问,这样官员身上才能少一些惰性、懒病;多一些真知灼见,少一些照本宣科,真正树立求真务实、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责编:原娟、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