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工人日报:副局长举报副市长为何选择“网曝”

晏扬
2012年11月30日09:21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据11月28日《南方都市报》报道,广东清远市纪委日前通报,英德市政府原副市长、公安局原局长郑北泉,因涉嫌徇私枉法和严重经济问题被立案调查。今年9月,郑北泉被自己的下属——英德市公安局副局长谢龙生实名举报,称郑北泉充当一个涉毒团伙的“保护伞”。

其实,此事的最大看点在于谢龙生的举报方式。今年9月底,凯迪社区等多个网站出现一篇《百人聚众吸贩毒被抓,公安局长弟弟是老板——广东英德市“3·23”吸贩毒大案真相》的帖子,署名为谢龙生和朱应忠(英德市公安局原政委)。这迅速引起网友热议和媒体关注,进而引起清远市有关方面的重视。

令人深思的是,如果说普通民众有时举报无门,不得不选择网络曝光把事情“闹大”,那么作为公安局政委、副局长的朱应忠、谢龙生,为啥也选择网络举报,“倒逼”有关部门重视?

在我等百姓看来,堂堂公安局政委、副局长要举报什么人,而且敢于实名举报、举报的问题也属实,实在不必如此大费周章。他们可以向有关领导反映,可以向上级党委汇报,可以向纪检部门举报……何必舍近求远非要到网上举报?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们通过体制内渠道举报了,但没有引起重视;二是他们相信通过网络曝光更有效。

无论哪种情况,都反映出同一个问题——对网络反腐过度依赖。传统举报渠道淤塞,非要等到网上沸反盈天才加以重视,这是有关部门对网络反腐过度依赖;不相信传统举报渠道,非要到网上把事情“闹大”才觉得问题有望解决,这是举报者对网络反腐的过度依赖。如此,那些传统的举报渠道岂非形同虚设?

确实有不少贪腐者、滥权者因网络曝光被查处,人们欢呼雀跃,认为找到了一条有效的反腐途径。其实反过来想想,互联网原本是传播资讯、增强人们交流的工具,本不该承担太多功能。换句话说,利用网络来问政、反腐当然有积极意义,但这毕竟应该是次要方式或者说辅助方式,不应对其过度依赖。而之所以依赖,正是因为传统渠道的不畅通、不给力。

什么时候人们上网时只是聊聊天,而举报、投诉等权力监督事宜在现实生活中就可以办好?(来源:工人日报)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