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部队许多思想政治工作者所面临的共同课题。被赞为“陈述百年,概括万事”的《三国演义》,便是一座丰富的思想宝库,若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来解读,同样会有所收益。
隆中对中,诸葛亮提出了联吴抗魏,但怎样才能做好孙权的思想工作,让其与己联手呢?诸葛亮分析形势、晓以利害,先把天下局势分析透彻,再将各方的利弊、联手的利害关系分析得有理有据,终于说服了孙权联手抗魏,后来果真迎来了赤壁之战的辉煌战绩。诸葛亮“思想工作”的成功正是在于他精辟的说理。从一定意义上讲,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就是讲道理的过程,道理一定要讲得清楚明白,所讲的理还要真实可信,有凭有据,如果夸夸其谈,即使吹得天花乱坠,也难以让人信服。
有理不够,还得讲情。长坂坡上,赵云孤身救阿斗,血染战袍,当他把阿斗递给刘备时,刘备却将其扔在地上,说道:“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刘备这番怜惜部将的举动使赵云感激涕零以至舍生忘死。无论是古之君臣,还是今之官兵,都离不开情感的联系,以情感人的教育才能换来情感上的认同。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以亲切的姿态走进官兵的精神世界,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解决实际困难,化解心中困惑,以真心诚意的情感投入获得官兵的倾心认同。但有一点需要注意,我们所说的感情,是在促进部队健康发展基础上的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理解,绝不是拉帮结派、任人唯亲、私相授受的不正之情。
有了情理交融,还须以身正人。孙策在平定江东之时,每每冲锋陷阵,手下的人很为他担忧:“夫主将乃三军之所系命,不宜轻敌小寇,愿将军自重。”他却答道:“先生之言如金石,但恐不亲冒矢石,则将士不用命耳。”很显然,孙策很明白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思想政治工作,一半靠说,一半靠做,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以身正人,当好表率,先求自身政治上过硬,作风上优良,训练上刻苦,工作上投入,时时喊着“看我的”,处处做到“跟我上”,才能收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育效果。
最后,还应赏罚严明。马谡自作主张致使街亭失守,为正军纪以服众人,诸葛亮先是挥泪斩马谡,并重赏功臣王平,后又为“深恨己之不明,重用马谡”引咎自责,自贬三级。由此可见严明赏罚对于服众的重要,如若不然,众人不服,怎样的说教都难以入脑入心。部队素来讲纪律性,只有以部队的规章制度为准绳,赏罚分明,令出法随,才能维护纪律的严肃性,才能取信于官兵。
思想政治工作应须有真情实感的投入,自身的率先垂范,再加上严明的赏罚,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这艘思想渡轮在正确的航道上健康前行,将更多的人载到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