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友谈民生>>民生之我见
解决民生问题不能“只听雷声不见雨水”
网友:黄草坪
2007年03月08日09:21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在这次“两会”期间,民生问题是最热门的话题。无论是会场上代表、委员的发言、提案和议案,还是会场外的网民以及民众的议论,说得最多的就是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民生问题。作为老百姓,在满意之余,仍然有个期盼:解决民生问题不能“只听雷声不见雨水”!

  第一,要搞好科学发展。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好民生问题的前提,首先是要把经济发展搞上去。这个道理很简单,没有钱什么事情都办不成。但必须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前些年的有些地方,大搞掠夺式开发,为了经济指标的上升,不顾能源消耗,不顾环境污染,不顾群众利益,结果老百姓不但没有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好处,反而深受其害,苦不堪言,使民生问题越来越难以解决。所以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尽快把经济搞上去。

  第二,要对老百姓有真情实感。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问题。虽然解决好民生问题需要包括老百姓自己在内的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但关键还是要靠政府,特别是要靠政府的领导干部。各级政府及其领导干部要对老百姓有真情实感,要把精力放在发展与民生问题上。如果我们的政府及其领导干部对老百姓缺乏真情实感,总是把眼睛盯在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上,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私有化,,只把“执政为民”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拿群众利益当“门脸儿”,就是一年一次的春节慰问,也只是摆摆阵势,做做样子,像这样下去,民生问题到什么时候才能较好地解决呢?

  第三,要把解决民生问题纳入各级党领导的政绩考核。领导干部要政绩,这是永远无法改变的事实。但领导干部要政绩本来也是没有错的,关键是什么样的政绩才是党和人民可以认可的。也就是说,政绩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领导干部工作的“指挥棒”。要解决好民生问题,也要发挥好政绩考核这根“指挥棒”的作用,把解决民生问题纳入领导干部一年一度的政绩考核内容中去,促使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关注民生问题,不至于掉以轻心。

  民为国之本。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是以发展和民生问题为基调的,我们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学习贯彻《政府工作报告》,就是要在发展和民生问题上下功夫,不能说起来闹热,做起来就冷淡;会上闹热,会下冷淡。像教育、医疗、住房等这些民生问题,老百姓再也不能等了,再也受不了“只听雷声不见雨水”了。一定要尽快拿出解决问题的日程表,尽快把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解决好,决不辜负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
来源:zzzzzz (责编:崔晨光)

 相关专题
· 民生之我见
 相关新闻
· 曹刚川: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履行好我军新使命 [2007-03-08 08:57:55.244291]
· 陆浩在京看望农民工 与“甘亲戚”照全家福 [2007-03-08 07:36:53.62481]
· 郭金龙:推进跨越式发展 加快安徽崛起 [2007-03-08 08:51:28.797627]
· 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领导应学会上网了解民意 [2007-03-08 08:26:31.042697]
· 请公布更多的“非和谐非公平成本” [2007-03-08 09:07:37.873629]
· 军队人大代表:发挥网络作用 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2007-03-08 08:45:33.173847]
· 曹刚川要求:认清使命任务 积极参政议政 [2007-03-08 08:39:54.904215]
· 乃东红代表:医院应取消干部病房 [2007-03-08 08:36:48.032352]
[打印正文]  [给编辑写信]  [E-mail推荐]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