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9日08: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軍國主義戰爭罪責問題上,是否對歷史完成了清算,不是由加害者自己說了算
12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美國總統奧巴馬一起訪問珍珠港。盡管安倍行前高調地給此次珍珠港之行貼上了“戰后和解”標簽,但他在現場演講中並未做出道歉。而且,其閣僚同日的舉動,更是不亞於上演了一出反諷戲——日本復興相今村雅弘當日參拜了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牌位的靖國神社。
“精明”,而非“真誠”,這是西方媒體評價安倍珍珠港之行的調子。由此可以看出,安倍政府打著歷史的旗號進行外交投機,不但沒有蒙蔽世人的眼睛,反而加深了人們對其在歷史問題上一直難有誠實交代的不滿與批評。美國“飛虎隊”成員易岳漢前兩天給安倍發出公開信,直言不諱地指出,安倍的珍珠港之行,更像日美相互取悅的逢場作戲。琉球大學名譽教授高島伸欣進一步指出,在看穿安倍把戲的珍珠港事件死難者家屬眼裡,此次“慰靈”對遇難者造成了新的屈辱。
歷史問題一直都是安倍的一塊心病。在以他為代表的日本右翼看來,歷史束縛了日本,而非需要切實承擔的責任。有學者此前提出,安倍在其著作以及與幕僚的對談中,多次提出帶有保守主義色彩的“國家觀”,推崇“強國論”,主張清算“重經濟、輕軍事”的吉田路線,主張修改和平憲法,改變戰敗國形象。換句話說,在安倍的執政邏輯中,突破歷史束縛是實現其政治目標的一個前提條件,即使為此突破前人不敢涉足的禁區,也不足慮。
為了解除心病、卸掉歷史包袱,安倍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以來,屢屢打破常規、沖擊底線。2013年4月,安倍在國會對侵略定義提出質疑。去年8月14日,安倍發表戰后70周年談話,稱“不能讓與戰爭毫無關系的子孫后代擔負起繼續道歉的宿命”。同時,該談話使用了顯而易見的兩面性措辭,“侵略”“殖民統治”“反省”“道歉”等能夠標志誠實對待歷史的關鍵詞,無一不在其遮遮掩掩的語境中遁形。凡此種種無不說明,正是因為日本“清算”歷史的方式,並非真誠承擔歷史責任,並且一再在歷史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等問題上開歷史倒車,其所謂“清算”,在亞洲鄰國,甚至在盟友美國那裡從未引起真正共鳴。
圍繞安倍的珍珠港之行,日本政府竭盡全力策劃了宣傳攻勢,所謂“戰后和解”成為日本媒體報道重點。然而,盡管安倍賣力打“歷史牌”,試圖給加強日美同盟減少障礙,但其“目標觀眾”卻並沒有完全滿意。連日來,美國輿論有聲音質問:為什麼安倍刻意避過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紀念日,選擇在月底到訪?為什麼安倍去了珍珠港,卻又不提道歉?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安倍這趟珍珠港之行,本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歷史之旅”,其個人歷史觀以及站在他背后的日本右翼政治力量,也沒打算讓他說出“道歉”兩個字。
是否對歷史完成了清算,不是由加害者自己說了算。這個道理,急於逃避歷史罪責的日本右翼政治勢力恐怕不愛聽。但事實終究會表明,對於亞洲受害國、對於國際社會來說,日本上演多少次“精明作秀”都是沒有意義的。日本唯有深刻真誠反省,才能放下歷史重負、走向未來。
《 人民日報 》( 2016年12月29日 03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