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光明日報:天人合一

孫勁鬆

2016年12月26日08:33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天人合一

  2014年5月15日,習近平主席在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60周年紀念活動上的講話中指出:“中華文化崇尚和諧,中國‘和’文化源遠流長,蘊涵著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

  “天人合一”明確提出的時代比較晚,但天人關系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命題。諸子百家及后世醫家、禪宗等都對此有所論述。其中,儒家在將天人關系與治國理政聯系起來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儒家經典《尚書》《春秋》等書中不時有君主的施政態度影響天時、國君失德引發災異的記載。漢代大儒董仲舒在此基礎上,提出天人感應學說,認為天意與人事交感相應,天能影響人事、預示祥災,人的行為也能感應上天。

  然而在天人合一學說中,最重要的並非天人感應思想,而是天人合德思想。儒家主要從效仿天地之道入手,將天地之道內化為人德,而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早總結出“天人合一”概念的張載,他在《正蒙·乾稱篇》中提出“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聖,得天而未始遺人”,也正是從天道與人德合一的角度出發,將天人關系與《中庸》的誠明觀念結合起來。

  經學史上對於《周易·乾卦》卦辭“元、亨、利、貞”四個字的解釋,很好地體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宋代理學家程頤指出:“乾,天也。……元亨利貞謂之四德。元者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把“元亨利貞”解釋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很符合天道運行特點。而《周易》的《文言》傳則說“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這樣又把“元亨利貞”解釋為君子四德。

  其中“元”代表君子元氣勃發的生命力與仁愛精神。“亨”代表事業順利成長時期。“利”代表成長之后的獲利。“貞”代表著含藏、儲備繼續發展的力量。

  這四德之中,“利”最為關鍵。儒、道各家都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下,注重天地無私而利天下之德。《禮記》記載子夏問孔子,商湯、文王、武王何以能德參天地?孔子認為他們學到了天地的品德,“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君王要管理好天下百姓,就要學習天地日月的無私品德,以這種天人合一的心態管理天下,公平、公正地對待所有人,國家才能實現長治久安。

  儒家談天人合一,還特別強調陰陽和諧、乾坤並建。作為國家或單位的最高管理者要效法天德,而管理團隊的執行層則要效法“地德”,沒有大地的配合,天也做不成任何事情。《坤卦》卦辭:“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這就是說,作為團隊的執行者,要有柔順之德,如果不跟從決策者,就會迷失方向,如果能忠誠地跟隨主導者的正確決策,或者在忠誠的基礎上,以正直之心彌補、規勸決策者的缺憾,並且不居功自傲,就能配合決策者完成“利天下”的大任。

  這也說明,天、地萬物之德都可以作為“人”學習的對象。唐太宗就指出管理天下要“君臣共治”而非君王獨裁,而大臣如魏征等對唐王朝很忠誠,勤勉任事但不唯命是從,在忠誠的基礎上常提勸諫之策,這種和諧的君臣關系也是對天地之道的模擬與合一,成為了貞觀之治得以實現的重要基礎。

  (孫勁鬆,作者系武漢大學國學院副院長、教授)

(責編:黃策輿、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