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光明日報:講好故事才能跨越文化差異障礙

夏研

2016年12月15日08:12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講好故事才能跨越文化差異障礙

  日前,張藝謀導演的新片《長城》再度引發對中外合制的關注:這不僅是中外合作發行的電影,影片的主演、編劇、特效團隊等均有不少外國人,其故事本身也是一個歐美化的“打怪獸”故事。當然,電影的背景是中國的符號性建筑——長城。

  “我們的文化非常多,你不可能拍完它,而且貪多嚼不爛,應該因勢利導,由淺及深……第一步是必須符合好萊塢的制作標准以及國際化的敘述方式,是一部能給全世界年輕人看的怪獸類型電影。第二步才是把中國的文化從情節和戲劇等角度,潛移默化地植入到電影中。”張藝謀所言,涉及中國故事的“講法”。此前他在國際上獲獎的《紅高粱》《秋菊打官司》等影片,強調的是原生化、本土化的講述模式,對歐美世界來說是陌生化、異質化的。如今,中國與世界的相互了解今非昔比,要增強在電影世界的話語權,就必須具備拍好類型片的能力,通過類型片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價值。

  而中國故事能否傳遞出去,必須考慮加拿大學者霍斯金斯和米盧斯提出的“文化折扣”問題:由於文化差異和文化認知程度的不同,受眾在接受異質文化產品時其價值會大大降低。歐美企業對文化產品的“文化折扣”研究得非常深入,即便是外來元素如“花木蘭”“功夫熊貓”等,依然可以通過類型化的“轉碼”,變成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均能夠接受的故事模式。面對中國與歐美存在的文化差異障礙,要想跨過去,唯有把異質性元素“轉碼”進主流的敘事話語。而這一點,恰是中國電影目前所欠缺的。

  “轉碼”需要國際視角,需要在合作中磨合出來,需要在成熟的講述模式中嵌進價值意識。如電影《長城》裡中外主角關於“戰爭意義”的一場小辯論,外國人堅持“有錢即可”,中國人則堅持“正義至上”。如果只是立場先行,未必有好的效果。因此,先有一個不同文化背景均可理解的“打怪獸”故事模式,價值取向方能在敘事中穿針引線,巧妙傳遞。

  近年來,萬達影業、阿裡影業和華誼兄弟的廠標接連在北美影院的大銀幕上亮相,制作了一系列合制片,引發國內外熱議。但總的來說,中國文化產品出口尚不樂觀,文化外貿長期處於嚴重逆差狀態。作為重要的文化產品,電影雖然“走出去”的不少,但目前多為資本形態,還有待轉換成文化形態。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指出,我們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在繼承中轉化,在學習中超越,創作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又符合世界進步潮流的優秀作品,讓我國文藝以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屹立於世。從電影的角度來說,講好中國故事,更要注重講法,尊重藝術規律,掌握電影世界的主流敘事方式。畢竟,要想讓中國故事在世界范圍被聽進去,首先得讓國外觀眾有興趣坐下來聽。

(責編:黃策輿、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