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斌
2016年12月14日08:4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說家史、晒家書、寫家訓、談家風、議家規,建設文明家庭、廉潔家庭、書香家庭、低碳家庭……
“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所強調的,我們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千千萬萬個家庭就會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啟航的地方。
地理學上,有個標示東西南北位置的“四至點”概念。建設家庭文明,亦可有“四至”。
一曰至“理”。時代在變,情理不變。像“家和萬事興”“孝老愛親”“克勤克儉”這樣極富哲理的“老理兒”,是我們在變動不居的時代不可或缺的價值坐標。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社會觀念如何多元,我們都需要協調好家庭關系、整飭好家庭生活、教育好子女后代。傳統與現代一脈相承,國家與家庭同聲相應,把傳統家庭美德的“老理兒”發揚好,方能“理”至而“脈”順,從厚重文化底蘊中生長出現代家庭文明。
二曰至“善”。“家之興替,在於禮義,不在於富貴貧賤。”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風,或是勤儉持家、詩禮傳家,或是重諾守信、輕財尚義,或是扶老攜幼、鄰裡互助,或是清廉簡朴、公而忘私。雖然道德主張和行為規范不一樣,但崇德向善是共同的主題。家庭是德行培育的第一站,重視家風建設最重要的就是注重價值觀建設。結合中華傳統美德的“國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世風”,涵養好淳厚正派的家風,我們才能扣好價值觀養成的扣子,構筑起滋潤親情、培育靈魂的精神家園。“善”至則“魂”成,此之謂也。
三曰至“微”。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拿教育孩子來說,同樣是關懷備至,是體現在日常指導和示范上,還是體現在凡事替孩子做、替孩子想上,結果大不相同。同樣是處理交際難題,是告訴孩子寬以待人、友善為先,還是慫恿孩子吃了虧就“打回去”,結果差別巨大。文明風尚潤物無聲,細節成就完美,習慣決定未來。“微”至則“根”筑,不重視細節,就無法筑牢文明風尚的根基。
四曰至“誠”。一位作家說過:心中擁有太陽,才能給人陽光。家風建設的最大原動力,莫過於父母長輩的親情心和責任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風傳承、品德養成,更多是靠耳濡目染、言傳身教。努力做一個文明建設的“主人翁”“播種者”,而不是“局外人”“坐等者”,方能幫助孩子形成美好心靈,促使他們健康成長。自然界把大氣從高氣壓處向低氣壓處的移動定義為風,美好道德觀念從父母長輩往下一代的渲染和傳遞,正是家風的首要含義。“誠”至則“風”成,真切誠懇的態度絕不能少。
古人說,“讀書之味,愈久愈深”,文明風尚同樣如此。越是深入其中,越能品味到其中奧妙,也越能受益不斷。家庭文明是社會文明高塔的“累土”,建設家庭文明,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風尚,定能雨潤世人、澤被萬家。
《 人民日報 》( 2016年12月14日 0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