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網評精粹

“心中有戒”應是為官者的堅守

王繼川

2016年12月13日15:3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心中有戒”是習近平同志對縣委書記提出的“四有”要求之一,要求做縣委書記就要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要正確行使權力,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習總書記講話語重心長、發人深省,在黨員干部中引起強烈反響。如何貫徹落實習總書記講話精神,努力做到心中有戒?對各級黨員干部都有著普遍的警示借鑒和教育意義。

“甘蔗不能兩頭甜。”既然選擇了為官從政,就要弄清“入黨為什麼、權力做什麼”﹔為公眾服務,就必須放棄自己的“小九九”,斷掉發財念想。清官皆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遵規矩、守紀律。貪官也有一個共性,就是心中無戒、心中無法。“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黨員領導干部怎樣才能經得住利益、金錢、美色等的誘惑,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始終做到問心無愧,清廉為官?做到心中有戒,便是對廣大黨員干部的考驗,就如同人生路上有了“紅綠燈”,能時時提醒、督促自己走正道,警惕誤上邪路“開翻車”。

古時,唐太宗告誡官員,當“取本分之財,戒無名之酒”。可見,心中有戒,自古以來就是做官的本分。新時代下領導干部“心中有戒”。戒什麼?筆者認為應做到“七戒”。即戒庸,堅定理想信念,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戒懶,堅持勤思好學、勤勉敬業,不負人民重托﹔戒假,堅持求真務實,重實情、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戒浮,堅持腳踏實地,真正扑下身子、沉下心來干工作﹔戒蠻,講究工作方法,始終尊重群眾意願、尊重客觀規律﹔戒私,堅持克己奉公﹔戒奢,堅持勤儉節約,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風氣。這其中既有有形的,也有無形的﹔既有成文的,也有未成文的。

心中有戒,有所不為。縱觀十八大以來的落馬官員,幾乎都是心中無尺,心中無戒,對法紀意識淡漠使然。在歲月風霜的洗禮下,落馬官員迷失自我,忘記了自己共產黨員的身份,忘記了做人為官的本心與初心,忘記了該有的擔當與責任,忘記了該有的情懷與使命,要麼縱情聲色貪圖享受,要麼以權謀私大肆斂財,把黨執政為民的理念拋之腦后,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當作“如意金箍棒”,隨意索取自己想要的一切,滿足自己無窮無盡的欲望,最終飛蛾扑火,走向了一條不歸之路,在鐵窗下“品味”玩弄權術所釀下的苦果。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當一個個紅包成了脈脈溫情的“糖衣炮彈”,當一件件禮品成了一把把殺人不見血的“溫柔之刀”,讓這些人在不痛不痒中打開缺口,逐漸變得膽大妄為、肆無忌憚,最終一步步滑向腐敗的深淵。千裡之堤,潰於蟻穴。一個領導干部如果在小事小節上“失守”,就很難在大事大節上守得住,這是被無數事實証明了的一條規律。如若心中沒有“戒懼”,心中的閘門洞開,什麼話都敢說、什麼事都敢干、什麼法都敢違,必然亂心智、棄操守、縱欲念,最終底線失守、人格淪陷、毀了事業、害了自己。從這個角度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心中有戒”,無疑是每名黨員干部的“護身符”。

《菜根譚》裡說:“心無物欲,即是秋空霽海。”清貧不是過錯,手腳不干淨才是恥辱。失去控制的欲望,如同打開的潘多拉魔盒和脫缰的野馬,會引發難以收拾的后果。領導干部手握權柄、掌握公共資源,很容易成為“圍獵”對象,尤需錘煉過硬的為官操守,涵養高尚的人格魅力,保持“誘惑面前心不動,欲望面前能知止”的自持力,時刻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狙擊欲望,用清新淡泊的心境,自覺錘煉清正廉潔、知足感恩的品格,努力將自律持之為明鏡,內化為修養,升華為信條,做到行有所止,心有所戒,“上可對青天朗月,下不負芸芸眾生”。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問過他的手下這樣一句話:“天下什麼樣的人快活?”一個叫萬鋼大臣站起來答道:“畏法度者快活。”朱元璋聞后大悅,並為他改了一字為“守法度者快活”。老老實實地當官,守著自己的俸祿過日子,就好像守著一口井,井水雖不滿,但可天天汲取,每天都會有收獲。這個“守法度”,就是“心中有戒,不逾規矩”,就是“始終保持尊法畏紀之心,做而有所顧忌,行而不忘法典”。財富就像大海裡的水,喝得越多,越感到口渴。畏法才能行止,知足方可自戒。“心中有戒”是為官者應有的堅守,“心中有戒”是從政者應有的准則。隻有心中有戒的人,才會秉公執法,才能為民造福。

(責編:黃策輿、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