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恆順
2016年12月07日08:03 來源:中國青年報
我們必須進一步完善信訪考核評價機制,至少讓積極履行法定職責的基層政府和相關部門不會再為轄區內居民的上訪承擔不應當承擔的責任。不屬於基層政府職責范圍的信訪問題,則要堅決為基層政府“減負”。
-----------------------------------------------------
四川省岳池縣鎮裕鎮半溝村68歲村民楊天直被非法截訪致死事件余波未了,馮小剛導演的電影《我不是潘金蓮》開始熱映,這部電影直面當下,再一次引發了人們對基層治理特別是信訪問題的關注。
當下,絕大多數在基層工作的領導干部不管經濟發展壓力多大,穩定工作肯定都是絲毫不敢馬虎的。信訪特別是反復的越級上訪則是讓他們最頭疼的事情。然而在很多地方,都存在越級上訪甚至反復到北京上訪的現象,有的上訪人員甚至長年居住在北京,反復到各個中央國家機關上訪,這也是非法截訪的導火索之一。
一個不得不回應的問題是:問題緣何沒有化解在基層?破解信訪難題的最根本路徑是將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初始階段。當前,在不少地方,信訪問題卻呈明顯的“倒金字塔”模式,雖然縣、鄉兩級都設有信訪部門,但往往上訪者極少,不少人一有問題就到省裡甚至北京,有的人甚至是到了北京上訪后,基層政府才知道他有訴求要解決。
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是不少基層黨委政府和司法機關化解矛盾的能力不強,對於解決復雜問題和訴求的積極性不高,能拖就拖﹔第二是不少上訪者深諳上訪之道,他們認為隻有越級上訪,才能對基層政府制造必要的壓力,逼迫其解決問題。
當然,在有些地方,基層政府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不高,並非是完全不重視民眾訴求,還可能與解決問題的資源有限相關,也可能還有更加復雜的原因。
講一個真實的例子:在皖北一個城市,有一位鐵路系統職工,提出讓鐵路部門解決自己子女就業,但是這項訴求已沒有政策依據,原來他所工作的鐵路企業都已不存在,於是就反復到北京上訪。由於上訪者已退休,地方執行信訪屬地管理原則,要求所在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處理好這一問題,但問題是,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如何滿足上訪者的訴求?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當地居委會採取了全天專人盯防策略,阻攔他到北京上訪。
因此,解決信訪難題,根治反復上訪的頑疾,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要給基層政府減壓。要全面取消對基層政府不合理的信訪考核和要求。上訪是普通公民的一種權利,到哪裡上訪,隻要不違反法律規定,基層政府都無權限制。不管在什麼時候,要求基層政府必須把上訪者限制在本地,都是違法的,也是不合理的。在各種不合理的考核和要求下,基層政府可能就會採取違法手段限制上訪,這反而容易使矛盾復雜化。
解決信訪問題,基層政府當然要沖在前線,必須時時察民情、化民怨、解民憂,但是,如果基層政府已經認真履行法定職責了,就不應當再承擔額外的責任,更不應當給其增加不合理的負擔。如果對基層政府進行信訪監督,重點也應當關注是否存在怠於履職或者侵害民眾權利的行為,而不是轄區內是否存在越級上訪、非正常訪現象。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完善信訪考核評價機制,至少讓積極履行法定職責的基層政府和相關部門不再為轄區內居民的上訪承擔不應當承擔的責任。不屬於基層政府職責范圍的信訪問題,則要堅決為基層政府“減負”。
縣級政權處理信訪問題的基礎作用應得到強化。任何問題的解決都依賴於全面的調查核實,在絕大多數時候,到北京上訪只是一種“施壓”。中央部門很難有足夠的精力對上訪者提出的問題進行全面的調查核實。因此,必須通過完善法律,強化縣級人大、政府和司法機關在解決信訪問題上的基礎作用。
屬於司法問題的,一律由司法機關解決。在司法程序終結前,原則上不應當受理相關上訪,更不應當以此考核基層政府或者對其施壓。不屬於司法問題的,則由政府部門協調解決。要大力提升縣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快速化解矛盾和糾紛的能力,盡量採用聽証、說理、公開等手段,促使各方達成共識,從根子上解決問題。
至少,在縣級層面上,要有一個平台讓上訪者把訴求充分地說出來,而相關部門領導干部要在這裡平等地和上訪者進行交流、說理甚至論辯。縣級人大常委會要發揮好監督作用,督促“一府兩院”認真對待民眾訴求,對於信訪中的“老大難”問題,則可以開展特定問題調查、質詢、聽証等,對於有關部門存在不積極回應民眾訴求、不作為、亂作為現象的,可依法作出處理決定。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