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姜琳、郁瓊源
2016年12月06日08:49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今年以來,隨著鋼鐵煤炭價格上漲,部分企業對形勢產生誤判,部分地區去產能有所動搖,部分行業落后產能甚至出現了復產現象,對此要保持清醒的認識。對市場前景,應有理性判斷﹔對中央意圖,應深刻領會。當前產能過剩並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中央去產能的決心不會動搖,力度更不會減弱
盡管中央三令五申、文件明確禁止,當前一些地方依然在去產能問題上態度曖昧,甚至肆意違規、“頂風作案”。國務院調查組近日調查發現,江蘇部分地區低劣“地條鋼”問題突出﹔河北安豐公司更是在項目備案、用地、環評、安評等手續均未辦理的情況下擅自開工建設鋼鐵冶煉項目,其性質之惡劣,令人驚嘆。
化解過剩產能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之首,其意義之重大、工作之重要,地方政府不可謂不清楚。而從實際情況看,在長達幾個月的時間裡,河北有關方面居然沒有發現這麼大的投資項目,明顯失職失察﹔而在江蘇,個別“地條鋼”企業長期違規生產,直到調查組來前兩天才被通知斷電。
調查期間,一位地方領導干部向記者坦言,這些違規項目鄉鎮一級不可能不知道。一套煉化設備動輒上千萬元投資,一家中等規模煉鋼企業每年上稅額少說也有兩千多萬元。為了保財政收入,基層政府降低了招商引資“門檻”﹔上級部門也對落后產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最終導致政策落實不到位,執行走了樣。
從根本上說,這樣的心態背后是地方本位主義作祟,沒有從全局高度正確看待問題。或許短期內可以讓局部利益不受損失,但生產落后產能帶來的環境破壞、市場混亂、建筑安全影響等,未來將讓地方加倍付出代價。更何況,如果處理不好個別地區的幾顆“老鼠屎”,可能就壞了全國去產能的“一鍋湯”。
當前,“三去一降一補”任務更加艱巨。今年以來,隨著鋼鐵煤炭價格上漲,部分企業對形勢產生誤判,部分地區去產能有所動搖,部分行業落后產能甚至出現了復產現象,對此要保持清醒的認識。對市場前景,應有理性判斷﹔對中央意圖,應深刻領會。當前產能過剩並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中央去產能的決心不會動搖,力度更不會減弱。
此次國務院派出十余個部門組成的調查組赴河北、江蘇查處鋼鐵違規生產,凸顯中央堅決落實去產能的決心。接下來,國務院將對頂風違法違規、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嚴肅查處,對相關責任人嚴厲追責問責,並公開通報調查處理結果。
任何心存僥幸、以身試法的行為都將付出慘痛代價。盡管違法生產行為客觀上較為隱蔽,但當前相關部門仍有足夠的技術手段,如大數據、遙感衛星等,要用好這些工具,強化依法監管和問責措施,始終保持對違規建設項目高壓態勢,切實防止落后產能“死灰復燃”,堅決防范已壓產能“卷土重來”。
新華社北京電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