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人民日報:正義永恆

徐  雋

2016年12月03日08: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審被告人聶樹斌無罪。”12月2日,當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的判決宣讀到此時,旁聽席上已是一片啜泣聲,聶樹斌的母親張煥枝更是抑制不住內心的情感,老淚縱橫。

這是一份遲到了20多年的無罪判決。它的到來令人心情復雜,這當中既有欣慰,也有遺憾。欣慰的是,最高人民法院採取少見的異地復查、直接提審等方式,讓真相大白,終於還聶樹斌以清白,啃下了中國司法史上一塊難啃的“硬骨頭案”﹔遺憾的是,人命已逝,再多的努力都難以完全彌補冤案錯案給家庭、給社會帶來的創傷。

“我對判決感到滿意,但是再滿意,我的兒也不會回來了。”張煥枝的悲喜交加警示人們,從每一次平反昭雪中汲取深刻教訓,讓冤假錯案不再發生,才能真正告慰像聶樹斌一樣的無辜者和所有為事實真相奔走呼吁的人。

聶樹斌案的教訓是深刻的。比如,要強化人權保障理念,尤其要高度重視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權益的保障﹔要強化程序公正理念,杜絕指供、誘供甚至刑訊逼供﹔要強化証據裁判理念,不放過任何疑點,使公正裁判奠基在嚴密的証據體系基礎之上﹔要強化互相制約原則,偵查、起訴、審判環節不能重配合、輕制約,甚至不制約。

司法機關既要盡最大努力有效避免冤假錯案,又要勇於糾正已經發現的冤假錯案。聶樹斌案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對這類歷史疑案,應該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考慮當時的執法理念、執法條件、執法水平,不糾纏於細枝末節,但對其中關系到案件基本事實是否能夠認定、基本証據是否確實充分的問題,應該態度鮮明、不回避、不含糊,切實貫徹疑罪從無原則。

無論從案件發展的戲劇性、復雜性、特殊性看,還是從糾錯過程的時間長、難度大、關注多看,聶樹斌案都堪稱中國司法的標志性案件。在平反聶樹斌案的過程中,最高人民法院進行的程序創新,體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體現了司法體制改革的成效,體現了社會進步、法治昌明、司法公正。

“聶樹斌案這塊硬骨頭都啃下了,還有什麼冤假錯案不能被糾正?”旁聽宣判的一位法學教授說。由此可見,聶樹斌案再審改判提振了人們對防范和糾正冤假錯案的信心,提振了人們對全面依法治國的信心,必將在全社會產生信仰法治、信賴司法的正能量。

“正義永恆!”這是聶樹斌案代理律師對記者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對聶樹斌案而言,正義的確來得太不容易了,但正義不會缺席。在全面依法治國的今天,每一起冤假錯案的糾正都將為社會公平正義作出新注解,每一個個案正義的實現,都將為司法積累更大公信力。

《 人民日報 》( 2016年12月03日 07 版)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