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新華每日電訊:理財多騙局 不隻因購買者貪心

晏揚

2016年12月01日10:39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原標題:理財多騙局,不隻因購買者貪心

監管手段和覆蓋面要跟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步伐,才能保証互聯網金融運行在正確軌道上

“投入50萬元,一天能賺1.25萬元,一年能賺456萬元,想想是不是很開心?”最近,多名投資者反映,自己購買了一款名為“涌太寶”的理財產品,結果資金被套,公司負責人和客服失聯。據悉,市面上有多款理財APP操作手法與“涌太寶”一致。目前,多家平台的受害者組建了維權群,並向多地警方報案,案件正在偵查之中。(11月29日《南方都市報》)

目前銀行活期存款年利率隻有0.35%,一般銀行理財產品年收益率僅為4%左右,而“涌太寶”對外宣稱的最低日化收益率就達到0.35%,是銀行活期存款利率的365倍。而且投入越多、收益率越高,投入50萬元以上,日化收益率可達2.5%,即年收益率高達912.5%。這哪裡是天上掉餡餅,簡直就是“天上掉錢”!

面對令人咋舌的收益率,你敢投資嗎?反正我不敢。道理很簡單:除非那家公司自己有印鈔機,否則,無論“錢生錢”的本事有多高,都不可能維持如此之高的收益率。假如該公司真的這麼能賺錢,就不會缺少融資渠道,根本輪不到普羅大眾普享恩惠。所以,雖然案件還在偵查之中,但基本上可以斷定,這十有八九是一場騙局。

不幸的是,還是有很多人中招。有些人起初也不大相信,仍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投了些錢,結果發現,真的能賺錢,而且隨時能提現,於是追加投資,越投越多。一點小伎倆,一點小甜頭,就讓投資者徹底上當。說到底,還是“貪心”二字在作祟——投資者未必沒有疑問,但還是寧願賭一把,收益率越高誘惑越大,誘惑越大賭興越大,越舍得下本錢。這和賭博者的心態並無二致。

當然,不能完全說投資者是自作自受。“涌太寶”們並不是存在一天兩天,也不是通過秘密渠道吸納資金,為何相關監管部門沒有發現或加以重視?年收益率高達912.5%,如此不正常的攬儲手段,為何沒有引起監管部門的警覺?如果涉嫌違規違法,應立即予以查處﹔即使一時難以斷定其違規違法,也應及時向投資者發出警示。

互聯網金融平台詐騙頻發,“涌太寶”不是第一例,也不會是最后一例。據報道,目前還有沛郡資產、合生資本等多款與“涌太寶”類似的產品,負責人和客服均已失聯。有關部門的監管手段和覆蓋面,要跟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步伐,才能避免投資者上當受騙,保証互聯網金融運行在正確軌道上。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投資者上當,還與個別媒體的宣傳造勢有關。比如,某媒體在報道中稱,“為投資者建立固若金湯的良好投資環境的‘涌太寶’理財平台,是投資種類最為靈活的一個理財中心……”這讓一些投資者信以為真。如果“涌太寶”理財最終被認定是一場騙局,這些為其造勢媒體的公信力何在,又該承擔何種責任?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