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梓
2016年11月30日08:15 來源:光明日報
近期,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學習小組”刊發的《習近平的文學情緣》一文披露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脫稿講述的15個故事。其中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回憶:“上山下鄉的時候,我15歲。我當時想,齊家、治國、平天下還輪不到我們去做,我們現在隻能做一件事,就是讀書、修身。‘一物不知,深以為恥’,我給自己提出了這樣一個要求。”
在中國古代社會,學者有追求博學的傳統。博學之所以重要,誠如王充在《論衡·別通篇》中所說:“人不博覽者,不聞古今,不見事類,不知然否,猶目盲、耳聾、鼻癰者也。”古人認為,一個學者隻有博學多識,才能學有本源,根深基厚,才能胸次自高,氣象自大,才能文章有根據,下筆知取舍,這也就是所謂的“見博則不迷,聽聰則不惑”。
追求博學的傳統,由孔子開創。孔子不僅號召人們“博學於文”,主張和學問廣博、見識豐富的人做朋友,而且身體力行,給世人樹立了榜樣。於學,他學而不厭,老而彌篤,單是一部《易》,就被他讀得“韋編三絕”。他鄙視飽食終日的懶惰和無所用心的自滿,謙稱有德性比他好的人,自信沒有比他更樂學好學的人。他醉心於學,忘情於學,“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他不以“生而知之”自居,本著學無常師的態度,一以貫之地“每事問”,隨時隨地周咨博訪,不恥下問,以一個開放的心態,增益自己的知識。正是因為這樣,他不僅通曉並有能力整理《詩》《書》《禮》《樂》《易》等文化典籍,而且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面對博物多通的孔子,當時的人們,一方面由衷感佩稱頌“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另一方面把他當作一部百科全書般地請益問疑。為此,漢代的揚雄在《法言》中說:“聖人之於天下,恥一物之不知。”
從此以后,很多人把對博學的追求,進一步凝練為“一物不知,深以為恥”“一事不知,儒者之恥”這樣高度精練的語句。在《河間相張平子碑》中,崔瑗稱張衡“資質懿豐,德茂才美”“亦何不師,焉所不學”“一物不知,實以為恥。聞一善言,不勝其喜。包羅品匯,稟受無形”。《晉書》稱劉淵幼好學,經傳諸子,兵法史書,無不綜覽,曾對同門說:“道由人弘。一物之不知,固君子之所恥也。”《南史》記載陶弘景,“讀書萬余卷,一事不知,以為深恥”。劉知幾在《史通》中說:“‘一物不知,君子所恥。’是則時無遠近,事無巨細,必籍多聞以成博識。”
對於學者來說,“一物不知,深以為恥”不只是一個口號,一面旗幟,更是一種引領,一種激勵。明代學者徐光啟和利瑪竇熟識之后,他因為《幾何原本》“未譯,則他書俱不可得論”,於是向利瑪竇提議合作翻譯此書。利瑪竇則因為翻譯此書頗有難度,勸他擱置此事。徐光啟回答說:“吾先正有言,一物不知,儒者之恥。”毅然以“吾避難,難自長大﹔吾迎難,難自消微,必成之”的氣概,迎難而上,開始了這部著作的翻譯工作。
清朝學者閻若璩,幼年體弱多病,資質魯鈍,兼有口吃,讀書至千百遍,往往還不了解書文的大意。但他立志博覽群書,曾將“一物不知,以為深恥﹔遭人而問,少有寧日”題於柱上,以此來鞭策自己勤學不怠。水滴石穿,積思自悟,終於在15歲那年的一個冬夜,他因為“讀書有所礙,憤悱不肯寐”,沉思良久,“心忽開朗,自是穎悟異常”。他繼承了清初學者博學多通的學風,隻要“一意未析”,就會“反復窮思”,甚至是“飢不食,渴不飲,寒不衣,熱不扇,必得其解而后止”。每論一事,每立一說,都要窮原竟委,力求精核,“大抵事必求其根柢,言必求其依據,旁參互証,多所貫通”。他的《尚書古文疏証》,用120多個証據,將孔安國傳古文《尚書》判定為偽書,“祛千古之大疑”,成為一代名著。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現代社會,各種資訊海量增加,一個人再勤勉,也不可能遍索盡讀、周知萬物。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善取,而且要善棄,博觀約取。但無論如何,傳統士人“一物不知,深以為恥”的精神追求不能輕易拋棄,仍然要繼承吸收、轉化創新,實現“博通”和“專長”的有機統一。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國學經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教育學會傳統文化教育中心主任委員)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