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青年報:公考競爭職位冷熱不均的原因是什麼

莎莫

2016年11月25日09:12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公考競爭職位冷熱不均的原因是什麼

  公務員考試報考情況統計中,不同崗位之間存在冷熱不均,這個客觀事實恐怕誰也沒法否認。據中國新聞網報道,今年國考報名截止時,競爭最激烈的崗位是民盟中央辦公廳接待處主任科員及以下的職位,競爭程度接近於萬裡挑一。但是,有的崗位應者寥寥,甚至無人報考。

  從考生角度出發,選擇公務員作為自己從事的職業一般出於兩種心理:政治理想和求職謀生。據我觀察,考生中持有傳統的“學而優則仕”心態者不在少數。從仕途發展看,中央機關起步平台較高。這些職位比一些基層崗位待遇更優厚,更有發展前景。並且,在許多報考中央機關的考生眼中,這些職位更容易實現個人的政治理想。因此,中央機關職位往往更加熱門。

  “不限專業”的職位也容易成為熱門崗位,很多這樣的職位被“擠爆”。一些考生在公務員考試職位表中很難找到與自身專業對口的職位,因此隻能報考不限專業的職位。

  除了以上所言“學而優則仕”與專業不限的原因,地域差異、福利待遇和從眾心理,往往也是職位發生冷熱差異的重要因素。國考考生多為80后與90后,其中獨生子女數量巨大。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沒有經歷過艱苦的歲月,有一定的畏難、怕吃苦的心理,不願意去艱苦崗位工作。這就使得一些基層崗位遇冷。

  一些職位遇冷源自限制條件過多。比如一些隻允許小語種專業畢業生報考的崗位,盡管待遇優厚,符合要求者也很少。筆者去年報考的公務員職位,報錄比例為28:1,限制條件包括文學碩士學歷、視力5.0、中共黨員。從限制條件就可以看出其不會成為報考熱門。類似因報考條件受限而導致冷門的職位還有技術崗位,這類崗位往往要求各種專業証書,這就意味著報考者本身已經是行業精英。

  作為一名參加過國考的考生,我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所有的考生能憑著自身的理想志願報考崗位,不再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同時,對艱苦崗位應提高待遇,以專門的經費補貼基層公務員,改變一些冷門職位報考者少的現狀。如此,才能讓報考更符合考生意願,錄用更符合實際需求。

(責編:謝磊、趙晶)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