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中
2016年11月23日16:0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日,共青團中央和教育部聯合下發《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全面部署和安排今后一個時期高校共青團改革相關任務。值得注意的是,當記者詢問高校共青團改革主要針對哪些突出問題時,團中央學校部負責人專門提到了要加強學生骨干作風建設,遏制“學生官”現象。(新華網11月21日)
學校,本是教書育人的地方,除了要灌輸知識,更重要的是“育德”、“樹人”。為了加強學生群體自我管理、自我交流的能力,模擬提前與社會接觸,高校和一些高等中學都設立了學生會這個組織,受學校團委領導,同時作為向校方反映學生意見的樞紐。通過在這個組織中任職,一些學生也確實鍛煉了與人溝通、團隊協作的能力,獲得了一些社會實踐的經驗,從這個角度講學生會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然而,對於近年來學生會滋生的“官僚氣息”,筆者可謂是深有感觸,也相信許多過來人也有同樣的“微詞”。
學生會的宗旨,應該圍繞為學生服務這個初衷。然而有的學生會干部,不知從哪沾染了許多不良風氣,做起了“學生官”。有的干部把學生會當做個人簡歷“鍍金”的籌碼,一心想著當學生會主席,對學校領導行溜須拍馬之力,卻不真正為學生做一件實事﹔有的學生干部搞“一言堂”,對下級和廣大學生的意見視而不見,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布置各項事務﹔還有的學生干部搞“團團伙伙”,在學生會裡“安排”自己的好哥們、好姐們,把學生會變成了幫派。諸如此類的消極現象,在全國許多高校學生會有所體現。
“初生的枝條容易彎”。這些“學生官”從學生時代就有的不良作風,已經讓人們感到焦慮。然而試想一下,這些“學生官”如果在畢業之后進入了黨政機關工作,很可能“移植”他們在學生時代的“成功經驗”,在人民公仆崗位上也大行“不嚴不實”之風,這就更可怕了。並且,壞習慣就像滾雪球,青年時期養成的不良作風,在中年時期可能更甚。學生時代留下的錯誤觀念,隻會讓有的人在犯錯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從而毀了一顆本該成為國之棟梁的好苗子。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作風往往是一個人個人習慣、思想品德、法紀意識、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綜合反映,這些絕大部分恰恰是一個人在青少年時期養成的,是長期的過程。學校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對學生的作風建設嚴加把控。然而,一些學校在這方面的功課十分欠缺,教育中重智輕德的現象仍然大量存在,有些地方從教育行政部門到學校,德育工作往往是口頭上重要,行動上次要,抓起就業率來就不要。退一步講,即使學校的教育部門缺位,學校的黨組織也應該站出來,何況這些“學生官”有不少都是團員、黨員,理應受到組織監督,規范自身行為。
“火從小時救,樹從小時修”。作風建設應該也必須“從娃娃抓起”,在他們尚未成為領導干部之前,把不良風氣扼殺在萌芽之中。目前高校在推進“去行政化”,目的就是還校園一個風清氣正的氛圍,而共青團中央也順勢而為,在學校推進從嚴治團,加強學生骨干作風建設。各學校的黨組織必須干預學生會的作風問題,特別是嚴肅管理學生干部中的團員、黨員。持續深入開展學生骨干健康成長教育,不斷強化學生骨干的宗旨意識、表率作用和嚴實作風。建立健全對學生骨干的選拔考核、培養使用、淘汰退出等機制,將作風建設作為重要指標,努力打造信念堅定、品學兼優、朝氣蓬勃、心系同學的學生骨干隊伍。探索實行學生干部簽訂自律公約等工作機制,促進學生干部嚴格自律,接受廣大同學監督,堅決抵制和克服“官僚主義”和脫離廣大同學的傾向。把作風建設“從娃娃抓起”,既是從嚴治黨在時間維度上的延伸,也是為“兩個一百年”偉大事業提供堅實人才儲備的重要保証!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