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青年報:解救童工不僅僅是讓其回家

陶舜

2016年11月22日08:2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解救童工不僅僅是讓其回家

  如果僅僅只是解救童工,而沒有更長效的扶助機制,讓這些孩子回家有可能使他們陷入比當童工更悲慘的境地。

  ..........................................................

  非法使用童工,讓人想起萬惡的舊社會,沒想到這樣的事情今天仍未禁絕。

  據梨視頻報道,在江蘇省常熟市的很多服裝加工廠,仍普遍存在非法使用童工的現象,年齡最小的13歲。這些童工一個月至少要干活28天,早上7點半起來,干不完的話晚上10點半都別想下班。童工們說,“隻要不聽話,肯定得挨打,打過一頓干活快得很”。平靜的話語讓人不寒而栗。

  現實觸目驚心,身在那樣的黑心工廠,與其說是在打工,不如說是在受罪。不想受罪了怎麼辦?不干到年底,就拿不到工資。有的童工不堪忍受逃跑了,但他們的身份証還在老板那裡押著。克扣工錢、扣押身份証,多麼熟悉的壓榨手段,多麼奏效的野蠻管理。反正合同也沒簽,一切都是口頭約定,到頭來就是誰拳頭大誰說了算。

  是什麼樣的力量把這些不諳世事的未成年人,推到了食物鏈的最底端,讓他們成了黑心廠主的工奴?

  首先是廉價的用工需求。常熟招商城附近遍布上千家加工廠,用工需求量大,工序化的生產方式既提高了生產效率,也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用工門檻,這本來是好事,一些黑心工廠卻從中看到了“機會”,為了賺得更多不惜突破法律底線。

  童工中介造成了這種非法用工的供需兩旺。據報道,招童工的成本是兩三千元一個,什麼年齡都可以挑。常熟某加工廠老板介紹說,“中介會從雲南鄉下找人,那邊人好忽悠的”,先許諾高工資給騙過來,去年就騙過來6000多人。

  童工現象的沉渣泛起還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地方勞動監管的缺失。如此大面積地使用童工,為什麼當地有關部門竟然毫無察覺?梨視頻的報道已然是一封鐵証如山的舉報信,當地勞動監察部門理應高度重視,解救並維護這些童工的合法權益責無旁貸。而這,僅僅是解決問題的起點,遠非終點。

  理智地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童工現象已成為社會的一種客觀存在,同時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世界性問題。數據顯示,在中國城市的流動兒童中,有三成以上在從事著與其年齡不符的勞動。童工的數量和輟學率、失學率是成正比的。盡管中國已實現普及初等教育目標 ,但失學兒童絕對值仍不容小覷,由此不難想象童工問題的嚴重性。今年6月,媒體引述國際勞工組織的估測,亞太地區15歲以下的童工達到1.22億,為世界各地區之首。

  怎樣才能真正幫助這些童工?目前社會普遍關心的是不允許企業使用童工,法律也是這麼規定的,法律甚至規定,對於允許孩子去當童工的父母,當地政府應當給予批評教育。這些都很好,但還不夠好。如果真為孩子好,我們必須想得更多,想想該做些什麼才足以確保這些孩子可以過得好。

  設身處地去想,失學與貧困是淪為童工的兩大原因,而貧困往往又導致失學。有的私營企業者唯利是圖,將童工視為剩余價值高的廉價勞動力,長時間的繁重勞動,危害了他們的身心健康。那些自願讓孩子去當童工的家長未必不知道這些,但在現實條件之下,他們寧可犧牲孩子。如果僅僅只是解救童工,而沒有更長效的扶助機制,讓這些孩子回家,有可能使他們陷入比當童工更悲慘的狀況。

  希望有童工流入和流出的一些地方,能夠團結更多的社會團體和有識之士,共同關心童工的命運,真正為童工找到一條好的出路。

(責編:黃策輿、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