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權力監督也要引入“互聯網思維”

士心

2016年11月18日08:3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這幾天,互聯網大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筆者有幸親身參與了大會的一些活動,深感互聯網在當今時代、在各個領域,所生發的驚人活力。各種創新成果,令人目不睱接。驚奇之余也有思考,在許多領域都在探討“互聯網+”的時代,權力監督和反腐敗工作,又該怎樣與互聯網嫁接融合,不斷創新,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提出這個問題,並非異想天開。眼下互聯網雖不能說無處不在,但正日益滲透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於有人斷言,我們已然進入“互聯網時代”。既然是一個時代,處於這一時代的一切人類活動,經濟的,當然也包括政治的,肯定都與互聯網“難脫干系”,互聯網絕不僅僅在網購、物聯、智能制造等經濟方面發揮作用,在權力監督、反腐敗等方面,也一定會帶來重大影響與變革。

實際上,目前互聯網的許多成果,有的已運用於權力監督與反腐敗工作中。比如,網上舉報成為監督權力的重要渠道與反腐敗線索的重要來源。又比如,以各類網絡信息化平台為依托,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逢提必核”成為可能,成本大大降低,效率大大提升。再比如,利用網絡的互聯互通與交互性特點,電子政務大量運用,不但方便了群眾辦事,也使權力行使更加公開、透明,等等。

雖然有了這些與“互聯網+”有關的進步,但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還是在權力監督與反腐敗工作方面,尚未形成“互聯網思維”,被動、分散。一方面,許多人對互聯網的特點了解不深不透,不知道怎樣在權力監督與反腐敗工作上積極運用﹔另一方面,缺乏用互聯網思維全面觀照權力監督與反腐敗工作所有內容與環節的自覺性、主動性。

例如,大數據、雲計算等,不僅僅是一種互聯網技術,也是構成互聯網思維的重要方面。許多人感嘆,在大數據面前,人們已“無密可保”。人們在信息網絡甚至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動作,一次搜索、一次導航、一次消費,都會形成數據被系統自動紀錄,匯成巨大的“數據池”。商家據此可以了解你的基本信息、生活軌跡,消費傾向、個人喜好等等。當然這種做法是否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尚存爭議。但如果對這一技術有深入了解,很不難聯想到,如果在權力監督與反腐敗工作中,引入大數據技術,就能准確地給權力運用及權力運用者“畫像”,從而及時發現權力脫軌或腐敗滋生的蛛絲馬跡,有針對性地精准防止和糾正。

而要運用大數據對權力進行有效監督,前提和基礎必須是權力運行過程的電子化、數據化,各類權力運行信息平台要互通共享。然而我們目前在相關制度建設中,對行政行為信息的採集和網絡平台的互通建設,重視程度很不到位。權力運行的內容與流程很少數據化,往往許多工作部署與決策,都隻散落在領導干部的筆記本甚至幾頁紙上,不可能用於信息抓取和分析。即使不得不數據化的內容,比如部門單位與財務有關的動態數據、政府部門預算的執行即時信息等,也由於互不相屬的“信息壁壘”“數據黑箱”“網絡孤島”等原因,無法公開、透明,既不可能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及時發現問題,也不利於民主監督、群眾監督。

互聯網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創新力的領域,許多以往難解的問題,都有可能從中找到新的答案。在互聯網時代,權力出軌損害了誰的利益,隻要被覺察,往往難免被揭發﹔而誰想對証據確鑿的舉報視而不見,也近乎不可能。令人糾結的權力監督渠道與動力難題,似乎有了破解的希望。

因此,在權力監督與反腐敗工作中,應特別強調“互聯網思維”。正如有中央領導所提出的,要使“權力運行過程全程電子化、處處留痕跡”,還要“推動各類監督信息跨地區、跨部門互通共享”,形成完備的權力運行數據庫。“人在干、數在記、雲在算”,有了在大數據基礎上編織的制度籠子,權力出軌的危險性就有可能會大大降低。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士心熱評”專欄:

(責編:黃策輿、謝磊)
相關專題
· 作者文集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