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網評精粹

將“問題導向”貫穿發展始終

倪洋軍

2016年11月18日12:5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即堅持問題導向,不僅是工作方法、精神境界,更是黨性原則、政治品質。堅持問題導向,我們才能“知不足而后進”、“防患於未然”,及時發現問題,認真解決問題,從而不斷適應新形勢,推進新發展。

毋庸置疑,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開拓進取,各項事業發展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一些地方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方面,離中央的要求以及人民的期盼還有一定的距離,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依然存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需要我們正視問題、不回避問題,並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解決問題,以更加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召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重大問題、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各級各地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著力破解發展中所遇到的各種新矛盾、新問題,決不能躺在歷史的功勞簿上固步自封、裹足不前。要解放思想、創新思維,全面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將該放的權力放下去,將該管的事情管起來,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調結構、轉方式,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全面推進戶籍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打破人才流動的壁壘,優化收入分配激勵政策,實現基本公共服務標准化,讓社會更趨公平。

問題,就是短板。有了短板,就會使發展不協調、不均衡,新的發展理念就難以落地生根。因此,必須想方設法補齊短板。在新征程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我們瞄准發展中的“短板”聚焦聚力。比如,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生態環境仍然是我們的突出短板。特別是對於一些經濟體量大、自然資源少、環境容量小的省份來說,生態文明建設尤其具有針對性、緊迫性。再比如,在富民惠民方面,與城市相比,農村是短板﹔與蘇南相比,蘇北乃至蘇中是短板,特別是蘇北一些地方,老百姓收入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為此,我們必須加快提升短板,提高全面小康的“含金量”,打造新的增長極,讓經濟社會發展更有后勁,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沒有問題的思維,是膚淺的思維、被動的思維。堅持問題導向,具備問題意識,必然讓人們的思想和行動更有針對性,也更能達到一個新的境界、實現新的目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以更強的決心、更大的力氣、更實的舉措,調高杠杆,提高標准,提升發展檔次,達到高水平建成小康社會的“六個更”目標,即經濟發展更高質量、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生態環境更加優美、文化建設更加繁榮、城鄉區域更加協調、社會治理更加完善,在“率先”、“帶頭”、“先行”的內涵發展上向著更高水平邁進。各級各地黨委政府及其職能部門要清醒認識本地區本部門在區域發展、行業系統中的優勢與不足,深入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切實轉換理念、轉變作風、轉化壓力為動力,砥礪奮進、迎頭趕上,不給全國拖后腿、不給群眾留罵名、不給自己留遺憾。

強烈的問題意識,是思維和行動的動力,可以促使人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直至進行新的發現——創新。而創新作為第一動力,離不開創新主體——干部群眾的務實行動。其中,最最關鍵的就是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因此,堅持問題導向,就是要各級各地基層黨組織及其黨員干部履職盡責、務實行動。當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需要進一步調動全國上下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激情和干勁,進一步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各級各地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有時不我待的時代緊迫感和“不讓事業在自己手上耽誤”的政治責任感,正確理解、科學處理“慢不得”與“快不得”的辯証關系,結合地方實際,立足崗位實際,聯系自身工作、思想、作風實際,求真務實、扎實干事。各級黨組織要著力推動政治屬性和服務功能相統一,不斷完善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地為敢於擔當、敢於負責的干部負責,大力營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濃厚氛圍,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深度融合,推動“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落地見效,促進各項事業發展取得新突破。

成績不說跑不掉,問題不解決不得了。新起點,需要有新作為﹔新起點,更會面臨新問題。各級各地黨委政府及其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務必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並在實踐中不斷練就解決復雜矛盾和問題的真本領,以問題的務實有效解決推進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落實落地,努力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責編:黃策輿、謝磊)
相關專題
· 倪洋軍文集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