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容海
2016年11月15日08:20 來源:光明日報
對於喪禮背后的精神內涵不能簡單地嗤之以鼻。隻有保持一定的敬畏,全面領會“禮”背后的“義”,才有可能對喪禮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也是對傳統文化保持敬意的態度。
近日,知名學者余敦康、牟鐘鑒等21人聯名向媒體投書,呼吁保護鄉村傳統喪葬禮俗。聯名書中指出,今年以來,有的基層地方政府以殯葬改革的名義,下文取消家族辦喪,取消穿孝服、喪禮筵席、扎制紙草,有的還取消陪靈、路祭等傳統鄉村喪禮儀式。聯名書認為,以上做法是強行廢除了中華文明中延續三千多年的喪葬禮儀,不但剝奪了村民以傳統禮儀悼念逝去親人的權利,也對傳統儒家文化的人生禮儀構成了打擊。
對按照新規定送葬的給予獎勵上千元,對仍舊採用傳統喪葬習俗的則罰款數百元,這是一些地方用“看得見的手”來推行喪葬改革的做法。地方政府有沒有權力對群眾養生喪死等“家務事”進行處罰,姑且存而不論。僅從文化的角度,對鄉村傳統喪葬禮俗,我們也應該有保護愛惜的意識。
人生不能無喪禮,這是各國各族人們的共識。喪禮是各種禮儀中產生最早的一種,如果以禮儀的產生作為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的話,那麼喪葬禮儀則是文明社會中思念逝去親友的一種重要情感表達方式。
就中國人而言,喪禮不僅是最早產生的禮儀之一,也是較為重要的禮儀。《禮儀》十七篇,專門講喪禮的就有四篇﹔《禮記》四十九篇,專門講喪禮的就有十一篇之多。孟子將“養生喪死”並列,並不因死亡的瞬間短暫,而生存的時間漫長,就將兩者區別對待,而是認為“養生”和“喪死”同等重要。而喪禮也通過孔子所說的“事死者,如事生”“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等信條,以及獨特的“五服”等制度,成為國人精神土壤和社會形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正所謂一個人不可能揪著自己的頭發離開地面。無論何時何地,中國人都離不開這片腳下的土地,離不開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精神禮儀。關於喪禮的儀式是簡是繁,是變是常,這些都可以因時代、因需要而斟酌損益,但是對於喪禮背后的精神內涵不能簡單地嗤之以鼻。隻有保持一定的敬畏,全面領會“禮”背后的“義”,才有可能對喪禮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也是對傳統文化保持敬意的態度。
在具體實施層面上,一方面要注意不能把鄉村喪葬禮俗同封建糟粕等同起來,如同以前“破四舊”一樣,簡單地統統砸爛,而要像孔子所秉持的“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一樣,對傳統文化的禮儀心懷嚴肅和敬畏。另一方面,在移風易俗實施變革的時候,尤其像喪禮這樣帶著濃厚感情的禮節,必須循序漸進。古人因情而制禮,今人改革禮儀,若不顧及感情和可接受性,必然事倍而功半甚至陷入徒勞境地。
當前,很多傳統已經成為各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那些經歷過時間檢驗的習俗,要有保護起來的意識﹔對於一些最近才興起來的惡俗低俗的內容,要加以規范和整治。總之,對於傳統喪禮,不能簡單地完全革除拋棄。不然,今天用強制手段摧毀干淨容易,明天要讓它從博物館裡活起來就難了。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