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陸君
2016年11月09日08:16 來源:光明日報
做記者不忘社會之真、人心之善、時代之需,讓人民群眾愛看我們的報道、愛聽我們的故事,架起黨和人民的連心橋,我們的新聞輿論工作自然就會生機盎然,充滿溫暖和力量。
“好記者講好故事”特別節目8日晚在中央電視台播出,本報今日刊發了十一篇優秀演講的文稿。自2014年中宣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記協在全國新聞戰線發起“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活動以來,每年11月8日中國記者節當日在央視播出的“好記者講好故事”特別節目,就因其“故事精彩、篇幅精短、畫面精美、制作精良”的特點而廣受好評。這一活動及這檔節目的成功說明,好故事不僅要採集得好,也要講得好﹔記者不僅要在基層、在現場、在路上,也要在文風上下一番功夫。
從好的文風這一視角來分析,“好記者講好故事”特別節目“精短”“真實”“新穎”三方面的搶眼表現,既符合新聞傳播規律,也明顯為節目加了分。
精短方能成就簡潔之美。“好記者講好故事”特別節目時長90多分鐘,有故事講述,有串聯訪談,有節日賀詞,內容不可謂不豐富,但一路看下來並不覺得累,一個重要原因是內容簡潔、結構緊湊。故事短,三五分鐘講完,收得利索。串聯簡潔,兩三句點評提綱挈領,五六聲訪談畫龍點睛,小節目烘雲托月。每個故事收尾后余音繞梁,讓你細細體味、意猶未盡,“很想看第二遍”。故事《我和兩個“打工仔”》中,一位長期扎根基層的“土”記者從兩位“打工仔”身上挖掘感人故事,筆下的兩位平凡人成為“網紅”,記者自己常年踐行著“用故事寫好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的承諾。一段段精彩故事濃縮在900多字中,講得朴實,點到為止,沒有大道理,不搞大水漫灌,為觀眾留下了足夠的回味與思索空間。
真實,是新聞故事精彩、多彩的底色。“講故事”能否講得好、能否打動人,一要真,講親歷親見,用細節講事實﹔二須誠,用百姓的語言述說,自然親切。新華社記者講述了在國際新聞報道中亮出“打黑、打假、打拐”三把劍,向全世界揭露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原形”的故事。他的講述,呈現了中國記者深入調查、周密分析、審慎判斷,最終讓事實真相水落石出的過程。在國際輿論場上斗爭取勝的根本力量,來源於新聞的真實性。
新穎才能反映時代。11個故事有大有小,有建黨95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國際輿論場博弈等彰顯中國繁榮發展時代風採的宏大題材故事,也有柴米油鹽、人情冷暖、扶危濟困等小故事,這些大小故事避免了我們在一些新聞報道中見到的老生常談、空話套話、似曾相識、東抄西摘,普遍具有新穎、新鮮、新近等新聞的內核與特質,具有小中見大、平中顯奇、見微知著的抓人、感人效果,集中在一個時代背景下與一個演講場景中,共同刻畫出我們這個時代的新特征與新面貎。個體之特組成整體之美,個體之簡成就全體之豐,這些優秀記者講述的一個個新穎的故事,其時代背景就是億萬中國人民同心共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壯美畫卷。
寫文章、講理論要有好文風,講故事、說道理也要有好文風。講故事不忘簡約之美、真實之美、新穎之美,做記者不忘社會之真、人心之善、時代之需,讓人民群眾愛看我們的報道、愛聽我們的故事,架起黨和人民的連心橋,我們的新聞輿論工作自然就會生機盎然,充滿溫暖和力量。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