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濤
2016年11月09日14: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我反映的這個事情,都快過去半個月了,但是機關辦事部門一點反應都沒有,這樣下去怕是要不得哦。”近些天來,某企業職工陳師傅心情很是不爽,原因是他就入冬以來職工澡堂換衣間溫度過低的問題向企業后勤管理部門反映后,卻半個多月沒有得到答復和解決,這讓他頗為不滿和生氣。在他看來,這是企業主管部門對職工訴求的漠視和不負責任,他決心向企業分管領導再次反映,直到相關部門有所反應為止。
“反映”與“反應”雖是同音,但在意義上則有嚴格區別,一個體現在語言上,一個體現在行動上。近年來,在一些企業或單位,像陳師傅這樣的遭遇時有發生。在職工群眾反映問題、訴求或建議后,由於一些主管部門或一些領導干部重視程度不夠或責任心不強,導致反映之后無反應,要麼問題久拖不決,要麼訴求石沉大海,這讓職工群眾極為不滿,進而使一些誤會和疑惑加深,激化了矛盾和糾紛,是黨群、干群關系不和諧的重要原因。
實踐表明,在關系職工群眾利益和訴求的問題上,不是隻有房子、薪酬、崗位這樣的大事才重要,涉及民生民利等旁枝末節的小事同樣重要,關鍵要做到抓大而不放小。譬如,無論是勞保用品的發放、通勤車的乘坐,還是澡堂的水溫、衛生間的照明等,一些看似很小但關系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如果相關部門和相關領導干部在接到職工群眾反映后馬上就有反應,並在能力范圍內及時解決,就能讓職工群眾感受到企業的溫暖,形成克難攻堅的合力。
所以,對待職工群眾反映的問題和訴求,企業或單位的相關部門或相關領導干部既不能不管不問不動,無動於衷,漠然視之,更不能推諉塞責扯皮,無所作為,束之高閣,也要像對待安全上的隱患一樣,查找根源、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怎麼辦、誰去辦、什麼時候辦、辦到什麼程度、什麼時候完成,都要以動真碰硬的精神去一一落實,去嚴加考核,去認真總結。這樣,下有反映,上有反應,於企業可以營造氛圍、形成規矩,於職工群眾則可以傳遞溫暖、增強信心。
否則的話,相關部門或相關領導干部面對職工群眾反映的問題和訴求,或毫無反應,沒有及時主動拿出反饋意見和研究解決辦法﹔或抓點不准,抓住了問題卻抓不住本質核心問題,讓解決問題的有效時間偷偷“溜走”﹔或時鬆時緊,今天抓就緊一點,明天不抓就鬆一點,失之於軟和失之於鬆,那麼無論什麼工作法最終只是花架子、走過場,抓而不緊,等於不抓,抓而不常,等於白抓。長此下去,難以得到職工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更不可能起到穩人心、聚合力、增干勁的作用。
職工利益無小事。面對基層和職工群眾的“反映”,機關部門和領導干部都要急職工群眾之所急、急基層之所需,摸真情、出實招,與職工群眾零距離、心連心,杜絕“不作為”、“慢作為”和“偽作為”,做到“反應”接地氣、講技巧、出實招,抓常態、重實效,無論是對增強領導干部個人形象和機關部門形象,亦或是改善黨群和干群關系,還是推進改革發展大局,都是大有裨益的。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