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副縣長扶貧嫌群眾臟,須給干部思想“洗洗澡”

士心

2016年11月01日10:2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日前,網友王女士向媒體舉報,安徽宿州靈璧縣副縣長李長鋒曾通過微信向她發露骨信息,並稱自己扶貧下鄉和百姓握手后“洗手多次還擔心臟”。10月31日,“宿州發布”發布消息稱:宿州市委常委會決定,按有關法律規定免去李長鋒靈璧縣副縣長職務,由市紀委進一步調查處理。

如果副縣長被曝光的行為屬實,那麼這一現象很值得關注。目前不少地方的農村,經濟發展仍比城裡落后,衛生條件、衛生意識都要差一些。如果接觸的是鄉下的貧困群眾,情況就可能更糟。與這些貧困群眾打交道,肯定不如與城裡的女網友交往那麼讓人舒適,作為一般人或許可以理解,但身為黨員領導干部,面對基層貧困群眾有如此“潔癖”,那就不能不令人擔憂了。何況這還是要去做精准扶貧工作,用這樣的心態去扶貧,效果很難想象。

民意如天,群眾工作是事關黨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性工作,這個道理不難理解,相信許多人也都懂。日前剛剛閉幕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對此更敲響警鐘:“我們黨來自人民,失去人民擁護和支持,黨就會失去根基。必須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保持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作為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這“根本宗旨”和“血肉聯系”如何體現?最基本的恐怕就是一個感情問題、細節問題:能不能與群眾坐在一起,樂於與群眾面對面交流,乃至在有時間、有條件的情況下,做到同吃同住同謀致富脫貧良策。如果握個手都要洗幾遍,所謂認真做群眾工作、熱心幫助群眾脫貧,不但任務與目標難以真正實現,隻怕會傷了群眾的自尊心,引發群眾更大的反感。

讓人擔憂的是有副縣長這種“潔癖”的干部,可能還不在少數。有一個在各地普遍存在的現象:現在雖說交通比以前發達、方便,但許多黨員干部下基層的次數卻相對減少。有的人即使去了,反而因為交通方便,來去自如,常常是“蜻蜓點水、一駛而過、走馬觀花”。名義上是時間緊、工作忙,實則是吃不慣群眾的飯,睡不慣群眾的床,嫌棄群眾臟、不文明,怕農村環境差、不衛生,打心眼裡不願意在鄉下多呆。其結果,勢必是調查研究不深入,群眾脈搏把不准,還談什麼聯系群眾、精准扶貧?

更可擔憂的是帶著這種心態做群眾工作。首先是潛意識中就自覺高人一等,難免在群眾面前自以為是、盛氣凌人,不注意汲取群眾智慧,更喜歡“傍大款”、與老板打交道,和群眾在感情上就拉開了距離。其次是對群眾的困難與疾苦不願現場看、不願認真聽,能推則推,能躲則躲,能拖則拖,漠然視之,使“脫離群眾”的危險變成現實。三是容易把群眾當作對立面,看成是“刁民”,對群眾的合理訴求不及時回應,對群眾的合法權益不用心維護,看問題、做決策、干事情,不是從群眾利益出發,而是站在個人、小團體的立場上,甚至以權謀私損害群眾利益,傷害群眾感情,損害黨群干群關系,激化矛盾,影響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導致更多、更大風險。

根據當地官方微博的消息,這位副縣長的行為被網上曝光后,宿州市委高度重視,已決定將這位副縣長停職,並成立調查組開展調查。不知當地調查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可能包括網上舉報的真實性問題,其微信內容所反映的個人作風問題,有無公款旅游問題,還有與豪宅、名車等有關的可能存在的貪腐問題等,再依紀依法進行處理。需要注意的是,在調查處理這起事件的同時,一定要以此為典型事例,舉一反三,認真挖一挖有些黨員干部思想深處“嫌棄群眾”的根子,給更多人在思想上好好“洗洗澡”“治治病”。

這“洗洗澡”“治治病”,恐怕光靠學習教育還不夠,針對新時期的確存在的有些干部懼下基層、疏離群眾的“通病”,有必要結合精准扶貧工作,讓更多人到農村基層吃住一段時間,與貧困群眾攀窮親,深入調查研究,從內心深處接納群眾,從感情上與貧困群眾產生共鳴,才能真正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不但能夠更好地完成精准扶貧任務,還能培養出密切聯系群眾的良好作風,一舉數得。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士心熱評”專欄:

(責編:黃策輿、謝磊)
相關專題
· 作者文集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