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網評精粹

由“聖人為下”說起

嚴奇

2016年10月24日14:3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日讀《道德經》,對六十六章的內容感觸頗深:“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意思是,聖人要領導人民,必須用謙下的言辭對人民,要想帶領人民,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后面。所以,雖然聖人的地位高於人民,但人民並不感到負擔沉重﹔走在人民之前,而人民並不感到受害。我們今天的黨員和古時的聖人雖然不一樣,但“天下大同”的理念是相通的,“聖人為下”的理念和“人民公仆”的意識有著相近的意味。我們黨員干部組織群眾、帶領人民,是不是應該同樣呢?

屈己待人,群眾才會真心接受領導。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們黨一貫的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黨之所以能帶領群眾,從勝利走向勝利,離不開我黨一直堅持的朴實親民的作風,離不開黨的干部不把自己“當官”的優秀品質。無論從事什麼崗位,身處什麼地位,作出什麼貢獻,黨員干部都應該把人民群眾“高高舉過頭頂”,隻有這樣人民群眾才會把黨的領導深深放在心裡。“功高不改忠貞志,位尊難移公仆心。”正是對周恩來、孔繁森、牛玉儒、沈浩等一批我黨優秀干部的真實寫照。

每一名黨員都應該清楚,在執政道路上,我們雖然是“領導者”,但不是“統治者”,黨員干部的地位與群眾一樣,甚至要低於群眾,所以不能把群眾對黨的尊敬當成對自己的尊崇。以“官樣”樹立“官威”,群眾表面上充滿尊敬,心中必定是強烈的不滿。“自謙則人愈服,自夸則人必疑。”無論個別群眾用什麼態度對待我們,我們都應該用最謙下的態度面對群眾,隻有用尊敬才能換來尊敬。

先人后己,群眾才會跟著黨員干事。黨的權力來自於人民,服務於人民,如果人民群眾不擁戴黨,黨也會失去執政地位,甚至淪為歷史的塵埃。黨之所以能領導人民,是因為我們的信仰是建立在全人類謀福祉的事業之上,是因為有無數的黨員為了人民的利益甘願犧牲自己的財產、家庭、生命。紅軍長征路上,大部分紅軍戰士對馬克思主義、對共產主義都沒有太深刻的了解,之所以願意跟著黨爬雪山、過草地、經歷大大小小的生死戰斗,原因也在於當時的黨員干部能將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因此,人民群眾能相信黨的事業值得大家前赴后繼、不懼犧牲,人民群眾也相信黨的事業最終能給大家帶來幸福美好的生活。

在利益面前,是先替自己打算,還是優先為群眾考慮,這是人性與黨性糾葛的難題,每一名黨員干部都會遇到。有的黨員干部說,自己雖然在“小錢”上拿一點佔一點,在“大義”上一定會站住腳。在筆者看來,這都是自欺欺人的妄想。習主席曾說:“好干部必須有責任重於泰山的意識,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在群眾面前,利益無大小,都是內心的反映,小惠小利搶於先,人民群眾又怎麼相信黨員干部在“大利益”面前能舍己為人?又怎麼會相信黨的道路是能給群眾帶來幸福的道路?

勇於擔當,群眾才會托付心中信任。最值得稱贊的干部,是不懼艱險的干部,最值得信任的干部,是永在一線的干部。我們黨員干部,雖然需要在態度上居於人民之下,但在行動上應在他人之先。黨員干部的楷模楊善洲干工作總是喜歡沖在第一線,他在日記中寫道:“凡是農田建設上得快的單位,都有一條重要經驗:領導上前線,親自帶著干。這是最有效的指揮。正如有的干部說:‘一天講得磨破嘴,不如自己流汗水’、‘喊啞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這個體會很實在。"黨員干部如果都能擔起責任,群眾才不會對黨的工作有所懷疑,就會將信任托付給組織,干事創業才會不遺余力。“跟我上”和“給我上”的區別也在於此。

勇於承擔責任,才能得到群眾的信任,若缺乏群眾的信任,能力再強也一事無成。魯迅曾說:“一個誠摯、熱心,為著光明而斗爭的人,不能夠不是刻苦而負責的。”黨員肩上的責任,是歷史賦予我們的,每名黨員的崗位雖然不同,但擔當意識都應該是一樣的。近年來的情況也表明,群眾最討厭的事情之一,就是“有關部門”推諉自己的責任,遇事電話不接、問題不答、批評不聽,又有什麼比得上“推諉”更令群眾喪失信任的呢?

記得道德經第四十四章記:“聖人常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老庄心中的“聖人”是將人民的意志作為自己意志的人。如果所有的黨員干部都能卸去“領導”的光環,蹲下來,坐得比群眾更低一些,感受到群眾心中的喜怒哀樂,辦的事能更貼近群眾所想,我想我們的道路必將走得更遠更實。

(責編:黃策輿、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