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網評精粹

扶貧“先扶志”,弊除“等、靠、要”

杜麗瓊

2016年10月12日15:5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你讓他打掃衛生得些補助,他說要照顧家、沒時間﹔你讓他種綠化樹告訴他可回收,他說麻煩沒精力管。其實,他是大閑人一個,啥活都不想干。”筆者通過與一些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朋友進行交流,發現扶貧工作最令人頭疼的,不是缺資金缺技術,也不是缺項目缺人才,而是遇上那些扶不起的“阿斗”。(10月9日中國青年網)

近年來,“開發式扶貧”、“造血式扶貧”、“移民搬遷式扶貧”等舉措一浪高過一浪。特別是從全國上下打響“精准扶貧”攻堅戰以來,各地簽訂軍令狀,制定扶貧時間表和路線圖,一項項針對貧困戶的務實、普惠的措施目不暇接:貧困人口可以先看病后收費﹔貧困戶搬遷直接進城安置﹔村裡進駐扶貧工作隊一對一的扶持﹔制定脫貧計劃手把手幫助實施等等。

但部分貧困戶多年來一直受幫扶資助,至今卻仍未擺脫貧困。這些貧困村、貧困人口之所以多年來扶而不起、幫而不富、助而不強,可以說與缺乏窮則思變、人窮志不窮的精神和理念緊密相關。

戴上“貧困帽”,“實惠”確實不少,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部分群眾對扶貧開發認識發生了偏差,認為戴上“貧困帽”就冬暖夏涼,所以依賴性越發嚴重,越扶貧反而越想保貧。

尤其是在一些偏遠鄉村,有一種苗頭正在蔓延,一些貧困戶不思進取、懶惰成性,整天想著怎樣享受國家優惠政策、獲取更多的財物,不想脫貧,也不願改變現狀。他們隻關注自己有沒有被列入重點扶助對象,村裡訪貧問苦是否來到自家,當得知國家將大力實施扶貧攻堅,他們更是在家坐等、希望能夠不勞而獲,他們從根子上喪失了與命運抗爭的勇氣,失去了改變生活的信心。

無疑,從扶貧實踐中看,一些貧困戶和貧困村的確存在著“等、靠、要”的懶漢思想。這些人不是不能致富,而是缺乏脫貧致富的志向和勇氣,缺乏勤勞苦干的精神。

因此,提高他們致富的自信心,增強他們的自信力,是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貧扶志,遠比給錢給物難度大,可一旦脫貧的志氣扶起來,又遠比給錢給物收效大。古人有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是這個道理。授人以魚,三餐之需﹔授人以漁,終生之用。

畢竟,國家實施精准扶貧的目的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這絕不是實施平均主義,助長不思進取的惰性想法,精准扶貧如果扶的是懶人,不僅會造成更大的資源浪費,更對於那些急於脫貧、早該幫扶的貧困者造成新的“不公平”。如果未來的精准扶貧只是政府一頭熱,沒有貧困戶的全身心的參與,缺乏內生動力,再好的政策也難以落實。

因此,在扶貧幫困中,我們不僅要注重財物等有形的東西,更要在精神層面進行幫扶,如果不從內向外進行扶貧,即使他們一時脫貧,以后還會重返貧困。實際上,貧困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甘於貧困,隻要脫貧的心不死,致富的辦法和干勁肯定會有。

貧困戶的志氣一旦樹立起來了,觀念一旦更新了,致富的辦法和干勁自然就有了,脫貧致富才有希望,扶貧的目的才可能真正實現。

(責編:黃策輿、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