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青年報:政務大樓爛尾根在盲目規劃新區

王言虎

2016年09月21日08:06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政務大樓爛尾根在盲目規劃新區

  規劃新城也需要綜合考量地方經濟發展水平、人口規模、產業分布等因素,能不能建、該怎樣建,都要有具體的數據作支撐。

  ---------------------------------------------------------------------------

  在吉林省四平市雙遼市城區,自2012年4月動工、2013年8月主體結構建成的雙遼市政務大樓至今處於爛尾狀態。據悉,該政務大樓是2011年雙遼市遼東新區規劃的一部分,在2013年遼東新區未能獲得省級層面的批復同意后被叫停。政務大樓的開發商吉林省博來德工貿集團有限公司也因此背上沉重的債務。(澎湃新聞網9月19日)

  3年前主體結構就已建成的政務中心大樓,而今被深深地“埋”在大片庄稼地裡,此時的蕭條破敗與2011年官方“一座超越未來的生態新城”的宏偉藍圖形成鮮明對比。政務大樓爛尾,新區成泡影,開發商陷入還貸泥沼,當初美好的願望落了空。

  未批先建,是導致現在這種局面的直接原因。正是地方政府盲目的新城建設沖動,導致了現在的惡果。此外,雙遼本地論壇顯示,從一開始,遼東新區的建設就伴隨著爭議,當地民意也並未形成統一認識。所以,遼東新區很可能只是當地政府拍腦袋決策的產物,是新城建設熱潮中又一個典型失敗案例。

  在新型城鎮化的國家戰略下,“造城”被一些地方政府視為拉動GDP增長、出政績的重要抓手:“造城”可以獲取土地出讓金,可以拉動就業,還能形成新的商貿區,輻射周邊,拉動經濟發展。四平市政府官網上至今存有一篇描述遼東新區規劃藍圖的文章,遼東新區的規劃策略是:跨河東拓,雙城聯動﹔中軸統領,價值提升﹔水脈綠廊,輻射滲透﹔一核兩軸,四區復合。在當地政府眼中,遼東新區的前景曾一片光明。

  但是,規劃新城也需要綜合考量地方經濟發展水平、人口規模、產業分布等因素,能不能建、該怎樣建,都要有具體的數據作支撐。今年《吉林日報》的一篇報道顯示,雙遼是“四平地區貧困人口最多、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在一個尚需脫貧的區域,造一個總規劃面積10平方公裡、耗資170億元的新城,到底有多大必要?此前,內蒙古貧困縣清水河縣耗資60億元建新城,歷時10年留下一堆爛尾樓,可資對照。

  雙遼政務大樓爛尾,是當地政府盲目規劃新區、違背市場規律造成的“負遺產”。現在2000畝土地已被征用,政務大樓爛尾,是雙重資源浪費。城鎮化的本質是人的城市化,是各種市場資源均衡發展的結果。如果無視客觀條件強行“造城”,隻會出現“空城”“鬼城”,於改善民生無益,也是極大的資源浪費。城市建設隻有避免缺乏論証的規劃先行與建設上的盲目,才能避免出現雙遼政務大樓爛尾的窘況。

(責編:黃策輿、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