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瑞雪
2016年09月07日11:2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四川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網信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踐行網上群眾路線,建好用好管好干群互動平台,解決了一大批民生難題,促進了科學民主決策,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9月5日《人民日報》)
隨著互聯網迅猛發展,網絡已滲透到社會各個方面,不僅改變了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也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通過網絡反映訴求,通過“鍵對鍵”的方式溝通交流,相對傳統方式更加便捷高效,“互聯網+政務”模式越來越受到廣大群眾的青睞。如何解決群眾的急事、難事、煩心事,是新媒體時代下黨員干部需要尋找的“藥方”。
真誠發聲,以為民解難題為出發點。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進一步拓寬了群眾訴求表達的渠道,鋪就了群眾和黨委政府間的“高速路”,暢通了群眾反映訴求的“直通車”。群眾向相關部門反映問題,最怕的是“石沉大海”。廣大黨員干部,在面對群眾的正常利益訴求時,要以真誠的態度,主動發聲,積極宣傳國家政策,作出解釋說明﹔積極聯系群眾了解實際情況,並承諾答復期限。以此讓群眾暖心,感受到黨和政府關心群眾的溫暖。而不是經過多次詢問、多次催辦還無動於衷,給群眾以“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政府不作為的印象,影響黨和政府在群眾心中的良好形象。
積極作為,以為民辦實事為落腳點。“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反映的問題,最希望的是能夠得到有效解決。相關部門積極有效行動,將問題解決,無疑將會使群眾“稱心如意”,如果全體黨員干部都能真心實意、全心全意地為群眾服務,解決好人民群眾生活中的急事、難事、大事,將群眾工作抓實、落小、做細,則必然會切實夯實黨和政府在基層的執政基礎。最怕的是“庸懶散浮拖軟”的工作作風,能拖則拖、能推則推,無緊迫感,無壓力感,這是在新媒體時代下不應有的工作態度。面對“互聯網+”的網絡平台,各種信息在群眾的指尖以光的速度傳播著,廣大黨員干部應高度警覺,及時反應,積極作為,時時傾聽來自網民的聲音。
勇於擔當,以為民負責任為著力點。網絡是虛擬的,百姓的需求卻是具體的、現實的,要化“鍵對鍵”為“面對面”。通過網絡聯系和服務群眾,不能挂在嘴上,不能搞“虛功”,必須把網絡民聲轉化為實際行動,以對人民群眾負責的態度,深入實際調查群眾反映的難點問題,深入基層尋求化解群眾困難的方法,讓包括廣大網民在內的廣大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廣大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使命擔當,不要認為網民在遙遠的地方,實際上,人民群眾就在顯示屏的“對面”,時刻關注著留言回復情況、訴求辦理情況,在辦公桌上動一動鼠標,聯通的是整個網絡,應以高度的責任感確保群眾來信和網上留言及時回復、及時辦理、及時落實,得到人民群眾滿意評價。
網絡問政,是新媒體時代下的創新之舉,是群眾“指尖”上的問政平台,要充分發揮“互聯網+政務”新模式,在“鍵對鍵”中真正為民解難題、辦實事、負責任。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疏而不堵,堵不如疏”,面對網民留言、訴求、建議、意見,廣大黨員干部要真誠發聲、積極作為、勇於擔當,不斷集聚網絡正能量,不斷收獲群眾指尖的“點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