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網評精粹

“說到做到”不止關系到干部誠信

余祖欣

2016年08月09日16:5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事關民生,哪怕再小都要緊盯不放!”易煉紅對現場干部說,對人民群眾的承諾,說到就要做到,而且要力求辦到最好。堅持“以人為本”“為民辦事”絕不是說漂亮話,更不能當面一套、背后一套,最后不了了之。(8月8日《人民日報》)

一個從交辦到辦結的過程,印証了一名干部說到做到、兌現承諾的過程,也收獲了群眾的“點贊”和發自真心的理解和支持。事實上,說到做到本身就是干部應當具備的品質,所謂“言必行,行必果”,給群眾一個交代靠的可不是嘴上了得。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做人、謀事、創業,要的就是說到做到的品質。歷覽前賢,不乏古今美談警示后人,不論是“齊桓公言出必行”還是“曾子殺豬”,說到做到昭示著君子大德﹔而“立木為信”為商鞅變法廣羅士子之心,“烽火戲諸侯”卻因輕浮言語引來滅國大禍,誠信之重已然無須贅言。所謂“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立身、為官、治國,事事離不開“說到做到”,時至今日仍不絕於耳畔,警示黨員干部該如何說、如何做。

反觀當下一些干部,說時容易,做時卻難,動輒夸下海口、輕許承諾,年內如何如何、幾年如何如何,能兌現者又有多少?一些干部的“說”根本不基於兌現,逞一時之快、解一時之憂,一些本應立行立改、短期解決的問題,被拖延數年乃至更久,屆時人已離崗,何人再來兌現?由此才衍生出不少諸如“流水的官”一類的群眾抱怨。而一些領導干部對於曾經許諾或敷衍、或擱置,名不副實的言行更是在折損著有關部門的公信力,其背后儼然不止於誠信問題,而是責任問題和作風問題。

事實上,在整肅作風、落實責任的“快鞭”之下,言而不行者往往也難有善終,譬如蘇樹林、王敏、周本順等“落馬”官員,平日裡大談反腐、暢述廉政,可暗中卻行盡弊事,更有甚者,前兩日還在會上痛批腐敗,轉眼竟使自己成為“反面教材”,諷刺之外更見作風凋敝、責任疲軟,令人倍覺警惕。

習近平總書記曾告誡:“領導干部要自覺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一句承諾萬萬不可看輕,或關乎一域百姓福祉、或涉及一方集體利益,特別是民生大事,事事不容輕慢。“說一套,做一套”的作風,其實恰是不思掂量和缺乏規劃所導致的,由此非但是做人不實,往深層來講更是謀事不實、創業不實,領導干部的“發聲”若是始終基於“想說就說”,不以鐵打的責任心和有力的現實性為依托,“打白條”式的承諾終將難以根治。歸根結底,要讓干部言出必行,核心就在於壓實責任和重塑作風,叫其扛得下壓力、頂得住承諾,敢於“喊嗓子”便低下頭“甩膀子”,從思想意識上重視起來,實現以知促行、敢於擔當。

當然,“說到做到”的品質既要有主觀上的教育強化,也須有客觀上的從嚴規避。既是涉及責任,對於失責則必須擔責,特別是一些重大項目的承建、緊要問題的解決,必須有強效的日常監管及有力的懲處機制促其兌現,使干部說得慎重、做得盡力﹔與此同時, “說到做到”還有時限問題、質量問題,答應的事不僅要辦,而且要立辦、督辦,辦結要有實效、有反饋,通過一系列扎實的“兌現保証”,免去后顧之憂,讓一句斬釘截鐵的承諾成為一條群眾“獲得感”的生產線,從期待到實現、從些許懷疑到篤信不疑,對干部個人也好、對有關部門的形象也好、對長期的干群關系也好,都是大有裨益、引人驕傲的好事。

如今,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已經在努力兌現著“兩個一百年”目標,走在了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康庄大道之上,說到做到、堅定不移,廣大人民群眾要的就是“實在”二字!在黨和國家努力奔向“中國夢”的航程之中,在不斷兌現承諾、不斷收獲實益的細節當中,更需要一批說得出做得到的“關鍵少數”,胸懷正氣、敢擔職責,遇事言出必行、行出必效,設身處地謀福祉,用實干匯聚人心、以至誠取信人民,如此,則人民幸甚、民族與國家幸甚。

(責編:黃策輿、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