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勤於改地名,恰恰是一種“懶政”

士心

2016年08月04日09:1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黃山市要改回“徽州”、勉縣要變成“定軍山”……這幾年,有不少地方在張羅改地名。8月3日,有媒體“關注改地名現象”,特地為更名算了一筆賬:西部一個縣要改名,光是換印章牌匾,100萬元都打不住。這還不包括工商登記、地名標識、地圖標注等明的暗的各類成本,更不用說因人們對新舊地名見仁見智而帶來的民意撕裂。

既然成本這麼大,為什麼總有人熱衷於打改地名的主意呢?這其中有一些文化人希望保護所謂地名文化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一些地方官急功近利,不從扎扎實實發展經濟、繁榮文化入手,而是像搞各類“面子工程”“政績工程”一樣,夢想換個名字,就能一夜之間丑小鴨變天鵝,提升地方知名度,找到發展“捷徑”。這些文人也好,官員也好,把功夫花在折騰地名上,恰恰反映出一種文化上的“懶人”思維、行政上的“懶政”思維。

特殊情況下的地名更改,比如區劃調整、撤縣建市等等,無可厚非。但除此之外的地名更換,必要性就值得懷疑。

先說這地名與文化。地名如人名,隻需好聽、易記,如果有典故就更好。最后這一點往往是有人熱衷改地名的重要理由,尤其是偏執於某一文化意象或典故的文化人。然而這純屬過慮。地名隻要與人的活動相聯結,並有足夠長的時間沉澱,必然會形成各種“典故”,區別只是數量多少,名氣大小。比如“蘭陵”今稱“棗庄”,很多人認為是敗筆。但到棗庄旅游,對為何叫棗庄,棗庄是否有棗,卻是一個相當有趣的話題。何況這似乎沒有歷史感的土氣名字,卻蘊含著炎帝種棗造矛杆的典故,那可比“蘭陵”還要古!重要的是,對許多一出生就和“棗庄”這個名字聯結在一起的人來說,故事沉澱並不少,改名“蘭陵”倒會讓他們留不住“鄉愁”。還有當年荊州改為荊沙,許多人認為“荊州”丟不得,因為“大意失荊州”很有名,但怎麼沒人提到這裡古稱“江陵”,“千裡江陵一日還”更著名呢?試圖用一個地名反映一種文化,而不考慮其豐富性和如何發展它,這不是“懶人”思維又是什麼?

同時還要看到,某一地名要形成一定知名度,堆積起厚重的“文化層”,除了自然風光與重大事件等偶然因素,一般與各個時代人們的長期積累分不開。古今中外許多今日聽來如雷貫耳、大名鼎鼎的地名,從字面上看反而土得掉渣。“深圳”本義不過是村落邊的“深水溝”,“牛津”是指牛可以涉水過河的荒蠻地方。但現在誰提起深圳會想到土水溝,說到牛津會認為它荒蠻?還有北京的“前門”“后海”“大柵欄”“南鑼鼓巷”等等,都不是因為名字好聽才有文化味兒,而是因為積澱了深厚的文化,才讓這些平淡無奇的地名,蘊含著濃濃的文化氣息。江蘇江陰市沒有改為“徐霞客市”,同樣旅游業發達,並出現華西村這樣的旅游熱點。昆山市沒有改名“陽澄湖市”,大閘蟹同樣銷往全國,聞名遐邇,領跑全國十強縣。

相反,有不少地方爭來搶去、改來換去,以為讓地名與名人、名事、名著等老祖宗沾上邊,就會人氣大漲,財源滾滾,名滿天下,往往事與願違。改了名或可吸引一些“發思古之幽情”的人,但如果發展並無特色,經濟社會落后,有人慕名而來,也會夢想破滅,甚至乘興而來、敗興而去,反會痛感糟蹋了好地名,給古人臉上抹黑。就如筆者曾到古羅馬斗獸場外,看到形象委瑣的假羅馬勇士拉人付費合影,頓時對古羅馬好感減半,倒了胃口。如果黃山市改稱徽州卻沒有徽派文化與造詣、沒有徽商頭腦與氣象﹔如果勉縣改成定軍山卻讓人感受不到今人傳承的那份諸葛智慧、漢升忠勇,地名隻怕有名無魂,行之不遠。

現實中的地名,既是傳承歷史文化的載體,也是給今人提供准確、便利、規范的信息服務的工具。除非確有必要,“不折騰”應是政府對待地名問題的上選。我們國家歷史悠久,每個地方都有不同時代的文化積澱與歷史典故,一個地名無法包容全部。哪一種文化與典故能成為當地“名片”“地標”,全看當代人如何去注力傳承。隻要勤於做實事而不是勤於改地名,不奢望一個地名就能“改地換天”,文化自會得到保護,歷史自會得到挖掘,典故也自會得到關注,又何必患人之不己知?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士心熱評”專欄:

(責編:黃策輿、謝磊)
相關專題
· 作者文集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