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廣田
2016年07月22日08:37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近些天,我突然發現,原本臟亂差的縣城變得干淨了。洒水車按時洒水,環衛工按時收集清理垃圾,塵土飛揚、紙屑四散的場景再也不見了。
“城管局干得真好!”和幾位同事閑聊時,我禁不住夸獎了幾句。一位同事聽了之后笑著說:“這事兒跟城管局沒有一點兒關系,咱縣的環衛工作全都承包給一家環衛公司。你看人家的管理就是不一樣,嚴格得很。”
我聽后愕然。這麼多年來,縣城的衛生一直沒有起色。白天,各種包裝袋、廣告頁遍地,風一吹,夾雜的塵土讓人睜不開眼﹔傍晚,街道兩邊,都是人們從家裡扔掉的垃圾,一袋袋垃圾胡亂堆放,本就不寬的道路被佔去一半。遇到汽車通過,散步、健身的人躲都沒處躲。群眾對此怨言很多,卻也無可奈何。
不能說城管局沒有努力,但結果總是外甥打燈籠——照舊(舅)。為了淨化環境,每周五下午,縣裡組織機關干部全部上街打掃衛生,並劃分了責任段,進行有力督導。然而,有了這樣的“幫工”,大街也就能干淨一兩天,其他時間還是老樣子。
也不知道誰出了高見,縣政府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進了一家環衛公司。環衛公司一接手,城市環境立馬有了很大改觀:環衛工人開著垃圾車穿行在大街小巷,車載小喇叭循環播放收集垃圾的通知,讓大家知道每天早晚6點至8點,是收集垃圾的時間,其他時間不要再亂扔垃圾﹔洒水車早晚各洒一次水,塵土也被壓了下去。
當然,城管局對這事也不是沒有看法。有人就說,要是把給環衛公司的錢給他們,一定不會比環衛公司干得差。我並不以為然:如果城管局當初學來了環衛公司的理念和辦法,城市衛生管理斷不會讓“局外人”接手,而自己更不會變成一個“局外人”。
其實,很多由基層政府直接提供的服務,效果都不太理想。一是一些服務人員的服務理念沒有轉變好,多多少少還有些“官架子”,放不下身段﹔二是一些人員的服務能力與服務內容還不夠匹配,辦事效率還不夠高﹔三是對推諉塞責人員的處理還不夠及時,教育警示力度也不夠大。
通過這次環衛工作的變革,除了城市管理部門要好好反思以外,其他服務單位也應該及時反省自身的不足。要不然,一個個都變成“局外人”失了業,也並非沒有可能。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