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網評精粹

為官當恪守“不貪為寶”

趙付芹

2016年07月19日16:4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春秋時,宋國有個人得到一塊玉石,將它獻給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獻玉石的人說:“我曾經把這塊玉石拿給玉工鑒定過,他認為這是一塊寶玉,因此我才敢獻給您。”子罕說:“我把不貪圖財物的這種操守當作是寶物,你把玉石作為寶物。如果你把寶玉送給了我,我們兩人都喪失了寶物﹔還不如我們都保有各自的寶物。”

有人以財為寶,窮盡畢生追財逐富﹔有人以權為寶,權勢滔天才能成就他的夢想追求﹔有人以健康為寶,篤信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有人以理想為寶,志存高遠,奮斗終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同一事物的看法也是不盡相同。獻玉者認為玉石價值連城,而對於子罕來說,玉石的價值遠遠比不上為官者嚴謹自律、清正廉潔的操守。作為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清醒地意識到玉石對於自己權力的“指向”,識破獻玉者的意圖,從而早早防患於未然,將玉石拒之門外。正因為他將這一為官操守作為心頭至寶,才能真正做到從政為官清白干淨、公正廉潔,得到群眾的愛戴,受到后世的敬仰,成為歷史上有名的清官。

以“不貪”為寶,說在嘴上挺簡單,實則做起來卻未必容易。古今中外,不論大官小官,隻要你身在其位,就必定會有人親近你、追捧你、討好你,或為權力、或為利益,或為打通環節、或為鋪平道路,各種禮品紛至沓來,各種誘惑蜂擁而至。此時,擺在官員面前隻有兩條路:納之,“受人錢財,為人辦事”。拒之,“堂堂正正,剛直不阿”,拒、納乃一字之差,則是天壤之別。很多官員在拒、納之間搖擺不定,從政伊始的為民初心漸漸動搖,廉潔之弦漸漸鬆弛,防腐大堤漸漸出現裂縫,一包煙、一瓶酒、一塊玉石就可能成為打開腐敗大門的“敲門磚”、“引路石”。官員的腐敗“防身衣”一旦撕裂,送禮者必定趨之若鹜。久而久之,當“收禮”成為一種習慣,官員就離腐敗墮落、鋃鐺入獄不遠了。

以“不貪”為寶,是一種信念,一種操守,更是一種境界。當領導干部將“不貪”深植入思想、烙刻於心底,然后融入血液、刻入靈魂,當面對或大或小的誘惑時,能夠自然而然地做出“拒”的反應,而不是猶豫不決、心猿意馬。為官者,當以“不貪為寶”作為人生信條,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利益觀和價值觀,時時處處嚴於律己、防微杜漸,經得住誘惑、守得住清廉。常常以“不貪”警醒自己,蕩滌不良思想和作風的影響,秉持干淨的為官品質,堅守廉潔的為官底線,要像子罕一樣,堅決向送上門來的“禮品”說“不”。如此為官,才能做到不義之財一點一滴都不貪取,不良風氣一絲一毫都不沾染,在整個黨員干部隊伍中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責編:黃策輿、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