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人民論壇:學術是一場“寂寞的長跑”

張順亮

2016年05月27日07: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沒有海外留學背景,也不在名牌大學執教,十年沒有發表論文,“一夜之間”卻成為“諾貝爾獎級別的科學家”。最近,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因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生物技術》發表其關於基因編輯新技術的前沿研究成果,迅速從“無名之輩”成為名聲大振的“學術高人”。這看似一個“草根逆襲”的勵志故事,其實更是一碗有著純正學風內核的“心靈雞湯”。

  十年不鳴、一鳴驚人的背后,躍動著太多優良學風的“因子”: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堅守,不追名逐利,樂享“泡在實驗室的安靜生活”,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發現、猜想、實驗、矯正……周而復始,樂此不疲。這樣的優良學風,正是學人安身立命的根基。

  早在先秦時代,孔子就提出“行己有恥”“多聞闕疑”的治學要求。清末張之洞創辦新式學堂,倡導“沉靜好學”的優良學風,明確要求對學風浮躁的學生嚴加淘汰。一位大學校長曾這樣寄語學生:“你們可以不驚天動地,但必須有誠信﹔你們可以什麼都破產,但學術信譽不能破產。”從古至今,一些優良學風都在優秀學人、師者那裡得以堅守。

  “學者當務實,一有近名之心,則大本已失,尚何所學哉。”不能不看到,學術浮夸、學術不端、學術腐敗等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有人受“學術GDP”“學術錦標賽”的誤導,急於評職稱、急於拿獎項、急於成名家,急功近利、東拼西湊、粗制濫造﹔有的熱衷於迎來送往、忙於事務應酬,學風不濃、玩風過盛﹔有的甚至掠人之美、篡改文獻、捏造數據,“竊他人之記以成己說”“剪刀一剪、糨糊一粘、大名一簽、長長一篇”。

  學術,乃做學問之術。學風正,則學術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學風不正,學術則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可以說,學術是一場“寂寞的長跑”,耐得十年寒窗苦,方有“金榜題名時”﹔是一張“深奧的考卷”,深思熟慮、反復推敲,方得縝密之果、審慎之實﹔是一場“刀尖的獨舞”,勇敢無畏、勇於探索,方可探究未知、求索新知﹔是一次“神秘的探險”,直面挫折、正視失敗,方能登凌絕頂、一覽麗景。

  古人講“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無以為也。”為學者,當以“文以載道”“士以弘道”為念,以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為守,一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所言:“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的執著堅守,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守得住底線,立志做大學問、做真學問”。惟此,方能成就卓越,更以深厚的學術修養贏得尊重,以高尚的學術人格引領風氣。


  《 人民日報 》( 2016年05月27日 04 版)

(責編:姜萍萍、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