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社
2016年03月25日08:5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
|
近期,以應對朝鮮“導彈威脅”為由,美國再次力推在韓部署“末段高空區域防御系統”,即“薩德”反導系統。有分析者認為,部署“薩德”凸顯美國冷戰心態。
首先,在韓部署“薩德”系統,實質是美國建立彈道導彈防御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美國正在建立的包括陸基、海基、空基和天基,末段高空區域防御系統“薩德”、中段防御系統“宙斯盾”以及低層反導系統“愛國者”等在內完整的反導體系,其根本目的就是消除其他國家的核反擊和戰略威懾能力,獲取針對他國的決定性軍事優勢,實現美國單方的絕對安全。
第二,在韓部署“薩德”系統,既無助於韓國應對朝鮮“威脅”,也不會給半島帶來和平。美國聲稱,由於韓國擁有的“愛國者”導彈攔截高度僅20公裡,不足以有效攔截來自朝鮮的飛行物。事實上,攔截高度達40公裡以上的“薩德”反導系統,是為攔截洲際彈道導彈而設計的。即便朝鮮真對韓國使用核武器,其所使用的也不是洲際彈道導彈,而是短程導彈等。有分析指出,韓國最南端的濟州島距離三八線不過500公裡,朝鮮的“化城”系列導彈就足以覆蓋韓國大部分領土,甚至射程更短的戰術導彈也能覆蓋韓國主要經濟區域。“薩德”對這兩種導彈的攔截能力並不比“愛國者”導彈更好,反而更不經濟。如果從單純軍事和經濟角度而言,更應使用“愛國者”導彈保護首爾的安全。另一方面,美國加劇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的舉動將迫使朝鮮為了自身防御而繼續發展核威懾力量,從而使地區安全形勢更趨惡化。
第三,在韓部署“薩德”系統,威脅中俄等國家戰略安全利益。“薩德”系統能夠攔截射程為3500公裡的彈道導彈。它不單純是一套反導攔截裝置,而是帶有一部AN�TPY-2型X波段有源多功能相控陣遠程偵搜雷達的反導系統,可完成探測、搜索、跟蹤和目標識別等多項任務。其雷達對1平方米雷達截面積的目標探測距離達1700公裡,對彈體尚未分離的助推段中遠程和洲際導彈的探測距離超過2000公裡。這大大超出半島防衛需求,其探測范圍深入亞洲大陸腹地,特別是中國大片地區和俄羅斯在遠東的一些區域都會被其雷達系統覆蓋,中俄在這一地區和沿海的導彈發射行動將被監控,進而提高其攔截中國戰略導彈的能力,中國戰略反擊能力會被嚴重削弱。
據報道,美國官員近日表示,“薩德”系統隻能夠保護它所在區域的安全,不會威脅射程半徑區域,美國希望與中國坐下來“就該系統的技術局限和信息進行討論”。這使人想起本世紀初,美國在東歐國家部署導彈防御系統時安撫俄羅斯所說的話:在捷克和波蘭部署導彈防御系統是用來防范“無賴國家”的攻擊,而非針對俄羅斯。美方所說的系統技術局限,具體情況不詳。美方這種口頭說法,也很難令中國信服。
在國際形勢趨緩的今天,美國固守冷戰思維、謀求單方絕對安全的相關做法,將嚴重損害大國在戰略安全領域的互信,不利於地區安全與穩定。奉勸美國三思而后行。
(作者為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